1亿有多大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亿有多大教案+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0 15: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亿有多大
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运用数的意识。
重点:感知1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纸、课件、计算器、尺。
教师板书“100 000 000”。
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同学们都会读、写这个数,可是1亿实际有多大,谁能大胆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1亿有多大)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操作验证。
(1)确定方案。
①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生: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师: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生: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师:你们为什么不取125张、1028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②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1亿的大小。
(2)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
①让A组的学生取1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②让B组的学生取1000张纸测量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③以100张纸为例。
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师: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推算结果: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
师:你们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
④以1000张纸为例。(方法同100张纸相同)
测量高度:约9厘米。
提问引导。
推算结果:1亿张纸的高度是9000米。
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基数越大,误差越小。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取1亿张纸来进行测量,还会不会有误差?)
(3)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1亿的大小。
(4)表达交流。
①小组交流活动过程。
②活动小结。
进一步想象1亿有多大。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3.直观感受。
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
课件演示说明: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围3圈。
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又62天。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千克,用载质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请根据下面的数据素材,推断1亿有多大。
1.一个成年人一步长65厘米,1亿步有多长?
2.一分钟读240个字,读1亿个字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1亿张纸,1亿粒米,1亿滴水的确可怕。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本主题活动的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