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成都市金堂县金龙中学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望岳》示范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成都市金堂县金龙中学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望岳》示范课件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9 10: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望 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写作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杜甫《望岳》共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夫fú,语气助词。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
巍峨高大
神奇秀丽
 前句写初见泰山时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后句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
割,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应当要登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会当:终当,凌:登上,绝顶:最高峰。
  深刻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抓住两个景物细节(层云、归鸟),
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探究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也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