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 强化训练
一、填空题
1.(2019·怀化)雪峰山隧道总长约7000 m,小汽车在隧道内限速80 km/h.某辆小汽车经过雪峰山隧道用时350s,则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该小汽车是否超速?答: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2019·宿迁)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______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______m。
3.(2019·淮安)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__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4.(2019·江苏)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
5.(2019·衡阳)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
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____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
6.(2019·济宁)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7.(2019·南充)小红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5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8.(2018·柳州)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_____的,汽车从20s时到40s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二、单选题
9.(2019·广东)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10.(2019·益阳)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1.(2019·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12.(2019·辽宁中考模拟)为迎接学校举行的春季运动会,体育课上老师对一些项目进行了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兰在10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B.实心球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l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C.小兰100m测试的成绩是12.5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8m/s
D.在800m测试中小兰的平均速度为4m/s、小丽的成绩是240s,小丽更快
13.(2019·山东中考模拟)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8 m/s B.5 m/s C.4.25 m/s D.2.75 m/s
14.(2018·四川石室中学初二课时练习)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 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 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 m/s B.1.6 m/s C.1.14 m/s D.1.5 m/s
15.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第1s运动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则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三、多选题
1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A.0~t1, B.t1~t2,
C.t1~t2, D.t1~t2,
17.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8.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物体在2-4s内静止
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
D.物体在0-6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四、计算题
19.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运动2秒后两车相距0.6米。求:
(1)甲车的速度。
(2)乙车的速度。
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若火车全程以1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五、实验题
21.(2019·宜昌)小明同学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B)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中图)。屏幕图象如右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m/s。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其目的是_______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平均速度_______m/s;若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
(5)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小车运动过程的图象的是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答案
1.20 否
2.乙 200
3.4.50 0.90
4.7.50 0.15
5.0.04s 20m/s
6.150m 5m/s
7.6.7 运动
8.不同 37.5
9.C 10.A 11.C 12.C 13.A 14.B 15.C
16.AB. 17.BD 18.AD
19.解
(1).由图知,t=6s甲车所对应的路程是s=2.4m,甲车的速度:
(2).甲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2秒后,甲、乙两车相距0.6米,甲车行驶的路程:
,
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两车的速度,则;
乙的速度:
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两车的速度,则,
乙的速度:
20.解
(1)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t=17:30-8:30=9h,
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v==100km/h;
(2)火车全程以1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6h;
(3)v1=144km/h=40m/s,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1=v1t1=40m/s×35s=14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1-s桥=1400m-1000m=4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若火车全程以1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6h;
(3)火车的长度是400m。
21.小于 ; A ; 加速 ; 0.8
22.v=
; 小 ; 增长 ; 大 ; 0.24 ; 0.2 ; ③
试卷第6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