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9 00: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速记速查手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 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
2. 早期文明:出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3. 国家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 文化成就
(1)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
(2)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要点二 森严的种姓制度
1. 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 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 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要点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 时间: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2.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 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 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示 例 问 答

1. 古代印度的文明发源区域在哪里?
答: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水量充沛,适合农业生产。

2. 古代印度的社会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逐渐建立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它将印度人民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3. 列表梳理佛教的创立和传播情况。
创始人 时间 教义 传播
释迦牟尼(乔达摩· 公元前 6世纪 反对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向北传入中国,向南传入东南亚一些国家


4. 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相互通婚。这种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5. 佛教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答:一方面,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民众生活困苦,需要有个精神寄托,佛教宣传的忍受苦难,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等观点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认为佛教的忍耐顺从的思想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就大力支持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