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准备:
投影仪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1、谈话提问: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
(2)、想一想等式有哪些性质。
2、师用天平演示再现前面出现过的用天平秤一杯水的情境,引导学生写出方程(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种理由。
(1)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2)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3)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引导学生将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来验证x=150是正确的。
根据学生的猜测和验证认识新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 “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
师: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2.教学例1。
(1)解方程过程
请学生自学 第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解方程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2)验算过程
师: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验算。)
师:验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教学例2 3X=18
学生尝试后出示:3X÷3=18÷3
交流想法: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方程的左右两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练习
(1)判断题
A.????? X=3是方程5X=15的解。( )
B.????? X=2是方程5X=15的解。( )
(2)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
X+1.2=4 X+2.4=4.6
X+1.2-1.2=4-1.2 =4.6-2.4
X=2.8 =2.2
(3)填空题
X+3.2=4.6
X+3.2○( )=4.6○()
X=( )
(4)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拓展延伸。
1.解方程 x一2=15 x÷7=14
师:这是两个分别含有减法除法的方程,你能尝试完成吗?(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集体交流、评价、明确方法。
总结: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方程左右两边仍旧相等
四、提炼升华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方程的步骤?
解方程的步骤: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或除同一个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求出末知数的值。
4.验算或口头验算。
五、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六、板书设计
? 解 方 程
X + 3= 9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解:X+3-3=9-3 =6+3
X=6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