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知新:
2.音调就是声音的_________,它与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就是声音的_______,它与________和______有关.
5.“震耳欲聋” “声音刺耳” “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
4.音色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6.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是超声波,____是次声波。
噪声的含义: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
凡是防碍人们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生活,干扰人们听觉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请你说说:你周围有哪些噪声?
3.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1.我们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下面的声音中:①工石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心连心”现场演员的演唱声;③清晨公园里的鸟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深夜歌厅传出的高歌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有( )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④⑤
D
试一试
2.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a.晨读时的朗读声
b.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剧场里京剧表演的锣鼓声
e.装修房子时电钻声
f.元宵节夜晚的焰火声
b c e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等级用来_________表示
休息睡眠:
工作学习:
保护听力:
不超50dB
不超70dB
不超90dB
分贝(dB)
隐形杀手----噪声的危害
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影响工作效率。
生理效应: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 耳聋等,严重的甚至神志不清、 休克或死亡。
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音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
三:噪声的控制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哪几个阶段?
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用纸盒将闹钟罩住,比较前后声音……
实验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汽车消声器
禁止鸣笛标志
枪管消声器
生活实例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收噪声,所以常说”幽静的森林”.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控制: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防噪声耳塞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
说明在哪个方面控制噪声?
北京奥运的重要交通线——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京津半小时通达成为现实。 “低噪声”是京津城际铁路开行的动车组列车的主要特点之一(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动车组的降噪技术和方法中,不是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通过高速列车外形系统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高速运行时的气动噪声
B.采用特殊设计的消音车轮,配合使用全线无缝线路,有效降低了轮轨噪声
C.车内均采用电动门,开启、关闭时噪音低
D.在车体的中空结构和地板间填充了大量的隔音降噪材料,有效降低了车内噪声
典例剖析1
D
现在城市中有一种“电子礼炮车”,它是通过电子装置发出炮声,不会产生硝烟和炮屑,但是其“隆隆”的炮声也扰民不小。很多老年人对此颇有意见,认为礼炮车发出的巨响明显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你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如何改进(请写出一条): ;有人说这种礼炮车应禁止使用,小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礼炮车也有优点: 。
典例剖析2
噪声
控制炮声的响度
不会产生硝烟和炮屑
小试牛刀
1. 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周围都装有橡胶外套,并使用很长的烟囱,这就做可以 ;西游记续集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大战野牛精时,为了克制它们的叫声,就在耳朵里堵上棉花,这是为了 ;列车上和一些正对街面的房子的窗户上,都要安装双层玻璃,这是为了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2.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十七大的会堂里的人听到报告者精彩的报告
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优美的歌声
C.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
1. 防止噪声的产生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阻断噪声的传播
2. A
1.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时所
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境保护上说, 凡是
的
声音,都属噪声.
2.人们以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
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
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
无规则振动
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分贝
90
70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
50
[训练]
3.马路边和住宅附近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净化
空气,而且还能起 的作用.
4.洗衣机由于没有放好, 发出较大的噪声 ,应
该( )
A.买台新的 B.关闭门窗
C.拔掉洗衣机插头 D.将衣服重新放匀
吸收噪声
D
6.下列做法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
B.市区严禁燃放鞭炮
C.强声源旁设置隔音板
D.医院周围不准交通车鸣笛
7.从环保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汽车的喇叭声 B.发动机的轰鸣声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震耳的歌声
A
C
8.下列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是( )
A.燃放鞭炮的噼啪声
B.发电厂烟囱冒出的黑烟
C.飞机引擎声
D.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
B
9.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种草植树
C.戴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止鸣喇叭
B
10.从物理学角度看,下列声音不属于噪声是( )
A.汽车喇叭的鸣叫声
B.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
C.炮弹的爆炸声
D.收录机里传出的歌声
D
11.从环保角度看,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晚上休息时,从迪斯科舞厅传来的音乐声
B.做家务时,窗外传入的“雨打芭蕉”声
C.登山时,小溪传来的潺潺水声
D.湖面传来的一阵阵歌声
12.为了保证睡眠和休息,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 ) A.0dB B. 30~40dB
C. 50~70dB D. 90dB以上
A
B
13.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是( )(多选)
A.市区禁止汽车鸣喇叭
B.街道两旁种树种草
C.纺纱工人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AD
14.从环保角度看,噪声是指( )
A.音色难听的声音
B.音调很高的声音
C.响度很大的声音
D.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D
1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
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
建隔离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C
16.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米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
C.体现高架桥的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弱噪声污染
D
9.从环保角度看,噪声是指( )
A.音色难听的声音
B.音调很高的声音
C.响度很大的声音
D.妨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D
10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
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
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
建隔离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C
11.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米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
C.体现高架桥的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弱噪声污染
D
17.汽车的发动机在排气时会发出很大的响
声,产生噪声污染,我们平时听到汽车发出的
声音很小,这是因为安装了消声设备,如果让
你设计消声器,原理是怎样的呢?
答.消声器中应有一定的吸音材料,结构上要增加声音的反射次数,减弱声音传出来
12.汽车的发动机在排气时会发出很大的响
声,产生噪声污染,我们平时听到汽车发出的
声音很小,这是因为安装了消声设备,如果让
你设计消声器,原理是怎样的呢?
答.消声器中应有一定的吸音材料,结构上要增加声音的反射次数,减弱声音传出来
1、深夜,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一个同学起身关上门窗,一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还有一位同学拨打110,请110制止歌舞厅过大的歌声,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噪声?
如果是你,你会????
2、一青年在歌舞厅做服务生快两年了,近日来他感到听力下降,睡眠不好,头疼,经医生检查,他的血压也升高了,你能帮助他找出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吗?你认为怎样做才会缓解病症?
歌舞厅的声音常常超过70db,多时达到90db以上,人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中,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等,这一青年发病的原因应是噪声所引起的,若离开这样的环境到幽静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得到缓解。
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些小孔时便会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孔径小,所以仅有小部分声音能从入口反射出来,而大部分则被吸掉了,因而导致了万籁俱寂的场面。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雪吸收了。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