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9 10:28:04

文档简介

2 我爱这土地
【教材分析】
《我爱这土地》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单元。本单元所选的五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我爱这土地》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艾青作于1938年11月的一首爱国诗歌。当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学生诗歌学习的基础上,欣赏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感受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
2.欣赏诗歌语言,感受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3.读写结合,升华诗人感情。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那人——初识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 ,浙江金华人, 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 》,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 。
那时——探求背景
本诗写于 年11月,就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并扬言3个月要中国政府乖乖坐在谈判桌前将土地拱手相让,当时他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我们的国土备受炮弹蹂躏,沦陷区的人们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2.边读边悟
那情——诵中高唱爱国之情
朗读诗歌三遍,要求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感情。
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整体感知 一读诗歌:自由朗读 读准节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谈谈自己这样读的理由。
3、局部探究 二读诗歌:研读诗歌 品味语言
(一)内容感知:
1.通过朗读,诗歌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2.诗歌中的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明确:爱国、勇敢、抗争……
3.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改成“清脆的喉咙歌唱”好不好?
预设:不好。“嘶哑”体现出鸟不停的歌唱,时间长,喉咙都嘶哑了,而且嘶哑也要歌唱,体现诗人内心无比的悲愤,以及饱受苦难的形象。
(二)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除了“鸟”,诗歌中还提到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而且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上了长长的修饰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可以使形象更加具体。土地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即当时我们的国土正遭受日寇的欺凌。面对我们的土地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蹂躏,我们奋起反抗,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土地上空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则象征着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斗争前景;诗人加上这些修饰语更好的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
这首诗出现了不少“的”字,这也是艾青诗歌的特点,艾青敢于用有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是艾青诗歌的特点。
并总结艾青诗歌的特点: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板书)
四、探究主题 三读诗歌:结合背景,读出感情
(一)齐声朗读“然后我死了——爱得深沉……”
思考: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也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出示艾青的诗歌创作背景: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三)三读诗歌,读出诗人深深地爱国之情。
五、拓展延伸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郭沫若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戴望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歌,诗人用精彩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相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撞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试着一起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歌结束我们这堂课的学习。
6、读写结合,深化感情
如果艾青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再来创作这首诗,可以换用哪些词,成为一首新的诗歌呢?

附: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 诗人
土地 多灾多难的国家
河流 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象征
风 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黎明 希望 胜利

1.有规律的排比复沓
2.“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
3.对祖国深沉的爱

2 我爱这土地
一、巩固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汹涌(yǒnɡ) 黎明(lí)
B.咽喉(yān) 琴弦(xuán) 泄洪(xiè)
C.悲愤(fèn) 括号(kuò) 篡改(chuàn)
D.踊跃(yuè) 浓厚(nónɡ) 愁苦(cóu)
2.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________,原名________。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思考探究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5.此诗写于1938年末,是诗人亲身体验了北方广大农村灾难现实后的作品。请结合文句分析: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1. A(B.“弦”应读“xián”;C.“篡”应读“cuàn”;D.“愁”应读“chóu”)
2. D(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 艾青  蒋海澄  悲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4.此题考查对诗歌主要形象的把握。理解鸟的形象,要联系鸟所生存的环境。第一节中,“嘶哑”“悲愤的河流”“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些词句刻画了鸟饱受磨难,但它却拼尽全力,一直到死为止的形象。所以,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5.诗作集中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甘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诗人尽管“眼里常含泪水”,却无比真诚地宣布:他要像鸟儿一样不倦地歌唱祖国,纵然是死了,也希望把整个身体都融入祖国的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