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5节 体温的控制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显示DABCDDD(1)A;高于 (2)舒张;大;高;增多 (3)汗液蒸发;C(1)体温调节中枢 (2)骨骼肌;内脏
(3)汗液蒸发 (4)体内热量难以散失答案显示D(1)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急剧增加;其意义是能将体内更多的热量带至皮肤散发出去。(2)皮肤温度升高,出汗。(3)曲线将下降;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少。(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雏鸟20只,平均分为两组(2)不可靠;研究对象只有一只雏鸟(3)9日龄后,雏鸟具备维持恒定体温的功能。在20 ℃的较低温度下,散热量较大,需要通过提高产热量维持其恒定的体温答案显示(1)中暑。 (2)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3)将患者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为患者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合理即可)1.要测出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最好是测量( )
A.额头温度 B.口腔温度
C.腋下温度 D.直肠温度D2.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A.田鼠 B.蟾蜍 C.蝗虫 D.蛇A3.人体运动时,产热部位主要是( )
A.内脏 B.骨骼肌
C.肺和内脏 D.心脏和肝脏B4.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C5.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正确的(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用30 ℃酒精擦身降温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6.2017年9月 29日、30 日,在美丽的虎山路初中操场上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下列有关运动员在1 000米跑步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D7.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 ℃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清晨5时体温最低
B.下午5时体温最高
C.这天中小明体温T(℃)的范围是36.5≤T≤37.5
D.从5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D8.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______图,此时体温________环境温度。A高于(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__________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___,皮肤温度________,散发的热量将________。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该更类似于图________。舒张大高增多汗液蒸发C【点拨】(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A图,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
(2)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
(3)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9.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几种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控制。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________产热量显著增加;人体在安静时,________为主要产热器官。
(3)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散热。
(4)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内脏汗液蒸发体内热量难以散失10.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
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
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11.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快速上升至40 ℃。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 ℃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哪两项变化?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急剧增加;其意义是能将体内更多的热量带至皮肤散发出去。皮肤温度升高,出汗。(3)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 ℃,该曲线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写出你的理由。曲线将下降;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少。1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 ℃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 ℃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定24天内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雏鸟20只,平均分为两组不可靠研究对象只有一只雏鸟(3)分析图像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 ℃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 ℃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日龄后,雏鸟具备维持恒定体温的功能。在20 ℃的较低温度下,散热量较大,需要通过提高产热量维持其恒定的体温13.某日浙江海盐气温高达40 ℃。环卫工人李师傅,顶着烈日打扫街道时昏倒在路边,送到医院医生为其测量体温时,其体温竟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极限42 ℃。
(1)请你说说这位环卫工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2)你能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吗?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3)如果你是医生,面对这位中暑的环卫工人,你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呢?将患者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为患者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