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神经调节 同步练习(课件 3课时 29+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神经调节 同步练习(课件 3课时 29+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9 12:35:33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3节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信息的处理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显示BCCCDABBA(1)大脑;小脑;脑干(2)小脑;脑干;脊髓(3)D;E;语言(1)树突;细胞体;轴突 (2)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 (3)激素;神经系统答案显示D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合理即可)
(1)设置对照组 (2)下降(1)大脑 (2)小脑 
(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 (4)戴头盔BD1. 在运动场上进行百米赛跑,当发令枪响时,运动员立即向前冲出,在此过程中,人体参与接受信息的器官主要是(   )
A.眼       B.耳
C.脑和脊髓 D.神经B2.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你的反应速度,如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时手指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
A.1 cm  B.3 cm  
C.4 cm  D.5 cmC3.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神经 B.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觉中枢 D.角膜、视觉中枢【点拨】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上形成的。C4.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元 D.神经C5.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接受兴奋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包括以上三项D6.下列有关人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脑是由大脑和小脑两部分组成的
B.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C.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D.大脑是记忆、思维活动的高级中枢A7.下列各项中与小脑损伤无关的是(  )
A.闭目直立站立不稳
B.手被针扎不知疼痛
C.走路摇晃不稳
D.无法完成精细动作B8.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中起着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结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点拨】B选项中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符合题意,故选B。B9.某人因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但呼吸和心跳正常。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一定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点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功能。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所以又称为“活命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个中枢的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活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未受损伤。【答案】A10.如图是人脑结构模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大脑小脑脑干(2)大脑皮层之所以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是因为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将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联系起来。
(3)饮酒过量时,表现步态不稳,是由于酒精毒害了图中的标号________结构,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标号________结构,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主要是酒精毒害了大脑皮层的______中枢。小脑脑干脊髓DE语言11.根据下图填空:
(1)[1]________将冲动传向[2]________,冲动沿[3]________从细胞传出。树突细胞体轴突(2)人的神经系统由[A]________和[B]________,组成[F]______________;[C]________和[D]________组成[E]______________。
(3)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是因为在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同调节下,各个系统协调统一工作的结果。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激素神经系统12.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结构名称标注错误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D13.当我们在电脑键盘上输入一系列指令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对所输入的指令进行运算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对此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人的手相当于CPU,都是接受信息的器官
B.人的脑相当于CPU,都是处理信息的器官
C.人的眼相当于屏幕,都是传导信息的器官
D.人的脊髓相当于键盘,都是接受信息的器官B14.兔的心脏受甲、乙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甲、乙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甲神经或乙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A.甲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乙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甲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乙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甲、乙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甲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乙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点拨】分析表格: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甲神经后,心率显著加快,说明甲神经能抑制心脏跳动;阻断乙神经后,心率减慢,说明乙神经能促进心脏跳动。【答案】D15.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合理即可)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设置对照组下降16.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口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依据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________损伤了。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做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大脑小脑脑干位于后脑部位(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车、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头盔课件29张PPT。第3节 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显示DBCBBDAD(1)感受器 (2)C(1)条件反射 (2)1→5→3→4→2DCC答案显示(1)A→B→E→C→D (2)G;上行传导的神经
(3)反射、传导 (4)吃梅(1)2 (2)图略。 (3)脚掌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传出神经→腿部肌肉协同收缩舒张→产生跳脚反射。A1. 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马戏团小狗学做算术
B.鸟听到枪声飞走
C.小明躲避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动【点拨】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答案】D2.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B3.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点拨】脊髓位于脊柱中,内脏B超一般检查的是胸腔和腹腔,A错误;心电图检查的是心脏功能,B错误;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它的神经中枢就是脊髓。如果膝跳反射不能完成,则有可能是脊髓受损;血常规化验不能反映脊髓是否受损,D错误。【答案】C4.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马戏团的猴子表演投篮
B.人吃酸梅分泌唾液
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哭
D.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B5.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英雄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B6.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传出神经 B.②是大脑皮层
C.③是传入神经 D.④是效应器B7.【2018·金华】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会(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点拨】反射的一般过程为:感受器接受刺激,经过传入神经把刺激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作出判断并产生指令,经过传出神经把指令传到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而当传出神经受损时,神经中枢能作出判断,但指令无法到达效应器,也就是无法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当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人是有感觉的,但无法运动。【答案】A8.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D9.如图为缩手的反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l)A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感受器(2)若此人D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________(填序号)。
A.能缩手,感觉到痛 
B.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D.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C10.如图甲表示世界杯足球赛时运动员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图乙表示人
体反射弧结构。
?
(1)球员听到裁判员的哨声立刻停止踢球,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_。
(2)足球运动员支配下肢完成一次踢球活动的反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1→5→3→4→2条件反射11.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A.若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
B.若该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C.若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D.若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点拨】根据图中箭头表示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知: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b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c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e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答案】D12.成语“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更羸(ɡēnɡ léi)与魏王处京台之下……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成语“惊弓之鸟”最相近的是(  )
A.吃山楂时分泌唾液 B.排尿、排便
C.老马识途 D.眨眼反射C13.下列有关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B.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先天性反射,是动物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就有的反射
C.非条件反射是以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
D.当条件刺激改变时,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也随之消退【点拨】条件反射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鹦鹉学舌。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先天性反射,是动物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就有的反射,如母鸡孵卵。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小狗算数,而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当条件刺激改变时,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也随之消退。【答案】C14.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E→C→D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
(3)由(1) (2)可知,脊髓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__________。G 上行传导的神经反射、传导吃梅15.下面是神经元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
(1)该图表示________个神经元。
(2)在图上标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2如图所示: (3)请写出当你光脚踩在一颗尖锐石头上的反射过程。脚掌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枢→传出神经→腿部肌肉协同收缩舒张→产生跳脚反射。16.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如果不给予强化,所建立的条件反射会不会消失?”他选择了经过训练已能对敲击缸壁作出“摄食”动作的金鱼10条(大小和生理状态相同)进行如下实验。对乙组金鱼应采用的操作是(  )A.每天9:00与16:00各训练一次,只敲击缸壁,不喂食
B.每天9:00与16:00各训练一次,不敲击缸壁,不喂食
C.每天9:00与16:00各训练一次,喂食一段时间后敲击缸壁
D.隔天9:00与16:00各训练一次,喂食一段时间后敲击缸壁【点拨】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要防止条件反射消退,需要用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小明进行的探究实验应以“是否强化”为变量,所以对乙组的处理方式为只敲击缸壁,不喂食,即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