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教版 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硬件系统维护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龙教版 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硬件系统维护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19 14:3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PC硬件与系统维护 CPU:了解主流处理器和主板,认识CPU的接口、种类和性能。了解主板的差别和主板上的接口,学习CPU在主板上的安装,了解对CPU使用可能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学习CPUZ(cpu性能监控软件)使用。 主板:了解主板的差别和主板上的接口,了解对主板使用可能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学习HWINFO32(主板性能及监控软件)的使用 认识内存和硬盘:了解内存和硬盘的种类。学习内存和硬盘的安装。学习MemTest35_WGL(内存测试)、HD Tune(硬盘测试)软件的使用。
ramdisk的设置和使用,硬盘的分区方式,fat、fat32、NTFS的异同,raid0、raid1的组成和限制。 显示系统,声音系统及其它设备:认识显示卡、显示器、声卡和其他设备的种类、接口。学习显示卡的安装和连接。显示接口的类型,多种显示器的性能差异。
学习Nokia Monitor Test(显示器测试)、 3Dmark(显卡测试软件)等工具软件 网络设备:认识计算机常用的有线和无线网卡的类型和接口,学习使用无线网卡联网,寻找合适的接入点。
学习无线AP的安装和调试,以及如何设置安全的无线上网密码,了解常见的无线密码破解方式(BT3)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系统安装与调试:WINDOWS XP的正常安装、GHOST安装、U盘安装的方法和系统分区方式,启动菜单的调整。
学习WINDOWS优化大师软件的使用。使用WIN PE 进行系统维护的方法,其他操作系统介绍及简单安装方法。 个性化微机设置 几种常见的BIOS的设置调试方法、组策略、网络共享方式 计算机的维护 PC机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常见硬件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
常见软件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 计算机的系统安全 常见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常见防火墙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安全的浏览器及浏览方式介绍 课程考核总成绩构成:平时(60%)+期末(40%)
平时成绩:60%,每次课程都有相关的练习,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
期末考试:期末以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统一考核计算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原始时代
春秋-- 算筹
唐末宋初--算盘
17世纪计算尺
电子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先驱者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
现代计算机思想的创始人
“人工智能之父” Father of AI
图灵测试 Turning test
破译德军号称不可破解的Enigma编码
图灵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英国数学家,图灵机的发明人,现代计算机思想的创始人
现代计算机思想的创始人
“人工智能之父” Father of AI
图灵测试 Turning test
破译德军号称不可破解的Enigma编码
图灵阿兰·图灵(Alan Turing)这个名字无论是在计算机领域、数学领域、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哲学、逻辑学等领域,都可谓“掷地有声”。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24岁时提出了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了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讯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33岁时构思了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了“图灵测试”,在后来还创造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虽然图灵去世时只有42岁,但在其短暂而离奇的生涯中的那些科技成就,已让后人享用不尽。人们仰望着这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把“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破译之父”等等头衔都加冕在了他身上,甚至认为,他在技术上的贡献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巨人比肩。冯·诺依曼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计算机结构
运算器(arithmetic logic unit )
控制器(control unit )
存储器(memory)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 )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
程序、数据存放在存储器
(store instructions and data in same memory)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program and data represented by binary system)
冯·诺依曼冯·诺依曼(J.Von Neumann)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1913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 达佩斯,6岁能心算8位数除法,8岁学会微积分,12岁读懂了函数论。通过刻苦 学习, 在17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不久后掌握七种语言,又在最 新数学分支——集合论、泛函分析等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22岁,他在 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化学专业毕业。 一年之后,摘取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 转而攻向物理,为量子力学研究数学模型,又使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冯·诺依曼??? 1928年, 美国数学泰斗韦伯伦教授聘请这位26岁的柏林大学讲师到美国任教, 冯·诺依曼从此到美国定居。1933年,他与爱因斯坦一起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第一批终身教授。? 虽然电脑界普遍认为冯·诺依曼是“电子计算机之父”,数学史界却坚持说, 冯·诺依曼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遍历理论、拓扑群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算子代数甚至被命名为“冯·诺依曼代数”。物理学界表示,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经济学界则反复强调,冯·诺依曼建立的经济增长横型体系, 特别是40年代出版的著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使 他在经济学和决策科学领域竖起了一块丰碑。 1957年2月8日, 冯·诺依曼因患骨癌逝世于里德医院,年仅54岁。他对电脑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也不会泯灭其光辉!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爱尼亚克 (ENIAC)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 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
BUG的由来Bug一词的原意是“臭虫”或“虫子”。但是现在,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如果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人们也叫它“bug”
与Bug相对应,人们将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叫做“Debug”(中文称作“调试”),意即“捉虫子”或“杀虫子”。 “Bug”的创始人 赫柏的报告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是一位为美国海军工作的电脑专家,也是最早将人类语言融入到电脑程序的人之一。而代表电脑程序出错的“bug” 这名字,正是由赫柏所取的。1945年的一天,赫柏对Harvard Mark II设置好17000个继电器进行编程后,她的工作却毁于一只飞进电脑造成短路的飞蛾。在报告中,赫柏用胶条贴上飞蛾,并把“bug”来表示“一个在电脑程序里的错误”,“Bug”这个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hardware system)
各种设备实体
软件系统(software system)
指挥计算机完成具体工作的程序和数据的总称常见PC系统的硬件构成主机和外设主机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卡,光驱…….
外设构成: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整机性能评价一台整机的的性能体现是由2部分因素决定的:
硬件构成
软件应用硬件构成整机构成可以看作是一台汽车
CPU可以看作是发动机
主板可以是车架
硬盘可以看作是车内的乘用空间
内存~~是输油管到发动机的油门口径和力度
显示器就是这车的外观软件应用软件应用是车辆的驾驶者
可以对比舒马赫开二手三崩子(三轮摩托)和赵本山亲自驾驶F1赛车之间的异同!!
可以说整机性能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由软件系统决定的,所以就计算机系统而言:应用决定配置!!简单测试主机的CPU在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下的简单性能测试
2个XP自带的小工具
任务管理器---cpu时间
计算器---33333的n!Super PI
P4D 3G的CPU 2M的成绩是39‘CPU 常见CPU品牌
英特尔(Intel):
酷睿 (core 2)
奔腾(Pentium)
赛扬 (celeron)
AMD:
速龙 (Athlon)
闪龙 (Sempron )CPU --性能指标主频:
单位为千兆赫兹(GHz)
同种型号的CPU,主频越高,微机运算速度越快,整机性能越高。
多核
一个处理器上集成若干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双核CPU
酷睿2双核(core 2 duo)or 奔腾双核(Pentium dual core inside)
酷睿四核 (core 2 Quad )晶体管数戈登摩尔1965年提出,每18-24个月芯片能力增长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价格下降BackCPU--摩尔定律(Moore's Law)CPU --性能指标缓存(Cache)
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
二级缓存是CPU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二级缓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
目前PC机上常见的二级缓存为2MB、4MB、8MB。
CPU --性能指标前端总线
将CPU连接到内存、磁盘驱动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等系统部件的硬件通道
前端总线频率越大,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 ,更能发挥CPU功能
常见前端总线频率有800MHz、1066MHz
CPU价格曲线18.7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