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泰州 33.)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2019柳州 1.)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
A.驱除倭寇 B.扩大政治影响 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
3.(2019日照 7.)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9成都5 .)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
A B C D
5.(2019威海 2.)“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6.(2019南平11 .)右图对联歌颂的人物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林则徐
7.(2019镇江5 .)仔细观察下列航海路线图,在这条航线上从事航海活动的航海家是( )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郑和
8.(2019齐齐哈尔7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9.(2019大庆13 .)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10.(2019台州15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抱天子兮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11.(2018张家界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
图1张骞通西域图2鉴真东渡图3玄奘西行图4郑和下西洋
A. 抵抗侵略 B. 祖国统一 C. 民族团结 D. 中外交往
12.(2018绥化7.)明朝前期,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3.(2018湖南常德6.)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相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⑥④⑤
14.(2018赤峰5.)下列史实与“古代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主题相符的选项是( )
①玄奘西行 ②岳飞抗金 ③戚继光抗倭 ④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2018德州6.)“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16.(2018岳阳33.)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17.(2018南充4.)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18.(2018济宁5.)(1分)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
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
19.(2018自贡2.)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0.(2018连云港12.)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
21.(2018南京5.) 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
A. 张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22.(2018福建8.) 下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23.(2018青岛12.)“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 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 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24.(2018孝感7.)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他们中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徙木立信的商鞅;勇开新路的张骞;精忠报国的岳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二、材料题
1.(2019赤峰19 .)(12分)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对外环境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两个人物)
(1)材料一中,谁曾经走过古丝绸
之路?(2分)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
海外,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如(四大发明) 、 、
、印刷术、瓷器、医学、
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请将材料二中三处画“ ”的部分在答题卡上补充完整。(3分)
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出现“倭患”的原因是什么?(2分)倭寇猖獗之时,谁临危受命南下抗倭?(2分)
(4)1684年,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
(5)以上材料为我们今天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启示?(1分)
2.(2019恩施28 .)材料解析题(8分)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靑螺。”——(明)马欢:《瀛涯胜览》(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⑴材料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 (1分)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史实。(1分)
⑵材料二中图8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1分)
⑶材料二中图9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1分)
⑷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1分)
⑸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分)
3.(2019营口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起止点名称?(2分)
材料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首次出航时便统率27000多人,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016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归纳、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答出两点即可)?(2分)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
(3)为了加强国际交往,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成果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对外交往的历史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1分)
4.(2019黄石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绿洲之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主要是从长安沿着河西走廊,过敦煌,出阳关、玉门关,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两个边缘向西延的物品往来交往中,除了著名的丝绸向外传播,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是通过这条线路传播到中国的,它就是冬小麦。小麦并不是中国原生的东西。它是沿着绿洲之路,在很早的时候传到中国的。这个功劳大不大?非常大。现在一半以上的中国人离不开小麦。
——摘编自唐小峰著《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和传入中国的物品分别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中的A处是 ,B处是 (写出地名,2分)
材料二 中西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动比较
(3)阅读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航海活动的特点。(从时间、规模、技术等方面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材料三 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作用导致了对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的更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前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有效利用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答出一点即可,1分)
5.(2019怀化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两,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
--岳麓版七下教材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
--岳麓版七上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在文学上”指的是宋代的哪种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时期中国的指南针开始运用于哪个领域?到了明代,郑和的船队借助指南针这一发明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谁?
6.(2019淮安 26.)(6分)美丽的淮安是我们的家乡,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老子雕像 河下古镇 沈坤状元府 明祖陵
(1)老子雕像坐落于洪泽老子山镇。老子是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到了战国时期,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3)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状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直接相关?(4)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壮举的是什么事件?
7.(2018百色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唐大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中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
材料三 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举两例说明(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路和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
(4)党的十九大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悟?(2分)
8.(2018山西17.)不断扩大的交往将人类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资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
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4分)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
界几大文明区城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
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
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4分)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2分)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D B D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C D D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B A D
二、材料题
1.(2019赤峰19 .)【答案】
(1)郑和。
(2)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3)原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戚继光。
(4)台湾府。
(5)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国家谋求发展和强盛,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建立开放的对外关系,不能故步自封等。
2.(2019恩施28 .)【答案】
(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3)郑成功为台湾的收复和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4)宣慰使司。(宣政院)
(5)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3.(2019营口26.)【答案】
(1)长安(西安)(1分);欧洲(大秦)(1分);
(2)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大);航行远;到达地区多等任意两点(2分);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世贸组织;WT0)(1分);
(4)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友好往来;促进共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4.(2019黄石39 .)【答案】
(1)丝绸;冬小麦(答小麦亦可)
(2)长安;敦煌
(3)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技术先进(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示例一: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示例二: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男各地抢占市场夺原料输出资不发达国家和
地区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示例三:蒸汽机的改进、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等科技的进步,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的改着(答出一点即可,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2019怀化34 .)【答案】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航海事业。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蔡伦。
6.(2019淮安26 .)【答案】
(1)道家;诸子百家的局面形成百家争鸣。
(2)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
(4)郑和下西洋。
7.(2018百色16.)【答案】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举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对回纥、靺鞨、南诏首领的册封等。(2分,答出其中两例即可)
(2)抗击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分),答出其中一例即可)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分)
(3)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战中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3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8.(2018山西17.)【答案】
(1)答: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
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
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丰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
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
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答: 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图8身穿汉服的鲜卑贵族
图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