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 警惕网络陷阱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 警惕网络陷阱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19 14: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网络游戏有什么危害
它侵占了青少年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浪费了无数父母的血汗钱,也白白耗费了自己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多少有才华的少年一旦被网络游戏俘虏后学习一落千丈,国家的宝贵人才就这么被摧残了!
一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男孩小艺选择了以一种特别的姿势离开了这个世界,站在天津市海河外滩的一栋24层的高楼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向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里的英雄朋友。目睹惨剧的清洁工事后向记者感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设计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面带玩笑,毫无痛苦!”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小新翻箱倒柜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上网成瘾的学生由于花费过多的时间沉湎地网络,过分迷恋于网络世界,从而导致思维迟钝、精力不足。有数据显示:认为上网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中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的占73.4%。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理性面对网络
由于网络具有丰富性、实用性、便捷性、开放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喜欢上网,但是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负面作用,防止陷入网络陷阱。
网络陷阱有哪些?
(1)信用卡陷阱
(2)股票陷阱
(3)交友陷阱
(4)求职陷阱
(5)饼干陷阱
(6)老鼠会陷阱
(7)二手交易陷阱
(8)网上竞拍陷阱
(9)幸运邮件陷阱
(10)电脑销售陷阱
(11)手机报复陷阱
1.短信通知“亲切”指导。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通知你的信用卡在某商场刷卡消费成功,并留下查询电话。当有疑问的你打电话询问时,骗子会“亲切”地指导你到ATM机上操作,用种种说辞诱导你把款转到他指定的账号上。
2.电话联系索要密码。骗子谎称你的信用卡被人盗用,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要求受骗人把卡号和密码报给“银行工作人员”,以免“信用卡被冻结”。当你将相关资料告知骗子后,信用卡上的金额就会被盗。
3.伪造网站诱人上当。骗子将真正的银行网站进行克隆,然后在上面发布广告称该网上银行正在抽奖。当你点击进入后,就会被要求输入卡号和密码。
4.贴张“通告”诱你转账。骗子常在ATM机上贴一张诸如“银行系统故障,请按下列流程操作,否则后果自负”之类的通告,当你按照提示操作时,就会把卡上金额转给骗子。
5. 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骗子先在ATM机上做手脚让你的卡取不出来,然后伪装成好心人在一旁提醒你重新输入密码。当你操作无效到银行营业厅询问时,“好心人”便会将卡取走。
  6.演双簧瞬间调包。当你办完业务尚未取出卡时,旁边有人问你问题。趁你转头说话的间隙,旁边另一个人已经把你的卡调了包。
  7.先偷窥密码再下手。当你在ATM机上取款或刷卡消费时,小偷已暗中跟踪并记下你的密码,而后伺机将你的银行卡偷走盗用。
  8.偷窥受害人个人信息。一些顾客办理银行业务时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于是有的骗子凭其超强的记忆力,将被害人的信用卡号、身份证号码、姓名、银行卡密码记下来,然后伪造被害人身份证到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将受害人的存款占为己有。
  9.借付款之名诈骗。骗子想方设法查找到某些公司的资料后,打电话假意称要订货先付部分订金,请财务人员及时查收。一两天后,骗子再次询问是否收到货款,当财务人员回答未收到时,骗子会提供一个所谓银行的电话号码要财务人员电话核实,而这个自动接听电话接通之后,就会提醒你输入账号、密码,当骗子取得账号、密码后马上会伪造身份证到银行取款。
网络诈骗常见手法
手法一,以购物为由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建立虚假购物网站或在知名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以“底价品”“走私货”“慈善义卖”等名义吸引消费者先付款等手段骗取钱财。
手法二,以网站提供“六合彩特码” ,诱骗网民交费。
手法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要求先交纳税款。
手法四,以“招聘” 为由,套取求职者信息,向其亲朋好友实施诈骗;或向求职者索要押金。
手法五,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采用木马等黑客手段获取网络用户帐号密码,操作用户的QQ等聊天工具,冒充亲朋好友,发出“求救汇款”信息诈骗。
手法六,“网络钓鱼”诈骗,不法分子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获得受骗者的银行卡号、密码等财务信息进而盗取资金。
手法七,以“网上游戏装备交易、私下买卖QQ”为由实施的诈骗。不法分子采用不经网络游戏运营公司认证方式,私下交易网游装备或QQ号,在收到受骗者钱财后,又通过安全保护措施找回网游装备或QQ号。
我们该如何预防网络陷阱而免受其害呢?

1、及时备份重要数据,选择和加载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网络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 ,设置相关的网络口令,定期改变口令。
2、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和网上下载的软件
3、对数据共享的网络服务器应控制读写权限,不在服务器中运行不知情的可疑软件
4、选择使用正版软件产品,及时更新漏洞或补丁 ,少用超级用户登录
5、接受远程文件输入时,先杀毒再写入
6、选用必要的加密和信息保密设备 活动四:制定网络公约
顺口溜
上网新守则
上网之前经允许,上网时间安排好。
姓名地址别公开,ID密码保存好。
不作弊也别欺骗,侮辱他人很严重。
文明上网好居民,自己快乐别人好。
如果违反新守则,告诉区长管理员。
当然也可以发帖,公开报告暴暴光。
违法守则有惩罚,封号减分关黑屋。
健康上网新守则,文明礼貌好帮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