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阶段专项复习(十)第6章 变化的地形 HS版 七年级上12345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习题链接AABDA789106(1)位于板块交界处
(2)B (3)DCBCC11B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习题链接(1)亚欧;印度洋;喜马拉雅
(2)美洲;太平洋 (3)非洲;印度洋
(4)环太平洋;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121314DB15D1.【2018·通辽】2018年5月28日凌晨1时50分,吉林松原发生
了5.7级地震,通辽市有明显震感。下列关于地震来临时
逃生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楼窗前,可直接跳窗逃走
B.如果在教室内,要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之间(或桌下),
头部低于课桌
C.服从统一指挥,有序快速撤离,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D.逃出后,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要远离高大建筑【点拨】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如身处一楼或者平房,要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当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这样逃生的机会更大;故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如果发生地震,正在居民楼里的
你应该( )
A.躲在卫生间或墙角处
B.乘电梯逃生
C.从高层阳台跳下
D.立刻躺在床上A3.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
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③迅
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
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
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D4.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
的是( )
A.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地震时切忌急着冲出门,请勿使用电梯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双手护头蹲下
D.被压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A5.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自然
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
避灾方法,正确的是( )
①当地震发生时,要乘电梯快速下楼到安全地带
②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躲在小开间的墙
角
③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④发生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快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8年12月22日晚间,印度尼西亚西部巽他海峡发生海啸。
截至24日遇难者人数已升至373人,另有5 665人撤离,据
悉这次灾难可能是喀拉喀托火山活动的结果。(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方,有“火山国”之称,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和图可知,本次发生海啸的地点大致位于下列哪个
位置附近________。
A.(10°E,8°N) B.(110°E,8°S)
C.(8°E,110°S) D.(110°W,8°S)位于板块交界处B (3)该国除火山外,也是地震多发地,若在该地旅游,发生地
震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乘汽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
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D 7.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
多座活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 )
A.板块内部 B.大陆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大陆交界处【点拨】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C8.【中考·昆明】如图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A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B.B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C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D.D海域缩小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点拨】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故A不符合题意;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故B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可能形成新的大洋,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9.如图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烛火后,随着温度
的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下列地理现象与该
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D.地中海不断缩小C10.【中考·郴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
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
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
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点拨】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是不断地碰撞挤压的,这就使得中国和美国不断地靠近。【答案】C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中海的缩小和珠穆朗玛峰的抬升都是板块张裂形
成的
B.板块的运动造成了大陆的漂移
C.全球共分为七大板块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内部B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________板块与④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世界最
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山脉。
(2)世界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是由②________板块与③
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图中的红海在不断地扩张,它位于⑤________板块与④
________板块的张裂地带。亚欧印度洋喜马拉雅美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4)日本位于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请用板块构造学
说的观点解释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太平洋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1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点拨】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等。四个选项中只有D石蘑菇是风力作用形成的,火山湖和喜马拉雅山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海岸边的怪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D14.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挟带泥沙堆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点拨】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缓,所挟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B15.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境内成千上万的湖
泊,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
的峰峦。形成欧洲上述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火山、地震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作用【点拨】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山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当冰川向前运动时,剧烈刨蚀地面;消融时,又把搬运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面上堆积起来。就形成了今天的冰川地形。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境内成千上万的湖泊,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