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
第1课时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的存在、用途及制备方法。
3.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如氧化物、碳酸盐的性质。
4.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一些用途。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钠通常显________价,表现为________性,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纯碱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类,纯碱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1+1还原Na2CO3盐碱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a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2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C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HC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O+H2O===2NaOHCaO+H2O===Ca(OH)2BaO+H2O===Ba(OH)2 K2O+H2O===2KOH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露置于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为______色。
2Na+2H2O===2NaOH+H2↑4Na+O2===2Na2O淡黄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3.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大于Na2CO3+CO2+H2O===2NaHCO31.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解析:选C。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投入水中,不会沉入水底,应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有NaOH生成,它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不是变红色,故①③不正确。
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淡黄色固体
B.都能与水作用生成碱
C.都是碱性氧化物
D.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
解析: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B3.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下水溶性:Na2CO3>NaHCO3
C.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D.相对分子质量:Na2CO3<NaHCO3
解析: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A错误;常温下,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正确;碳酸氢钠与酸反应速率比碳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快,C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碳酸钠大,D错误。B感悟导引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Na2O和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 )
(2)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
(3)当Na2O2与CO2和H2O反应时,Na2O2只作氧化剂(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2-1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1∶21∶2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后,往脱脂棉上滴水,结果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有关结论是________;
A.Na2O2和H2O的反应放热
B.脱脂棉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C.Na2O2和H2O反应有O2生成
D.Na2O2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2)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2Na2O2+2H2O===4NaOH+O2↑(3)拟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导管口a处气体;将导管b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a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反应生成O2;b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证明该反应放热[解析] 脱脂棉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与O2接触,②达到着火点,脱脂棉燃烧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并放出大量热。要验证有O2生成,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导管口a处气体,若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若反应放热,必定使锥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将b导管伸入水中,可观察到气泡冒出。1.下面是比较Na2O2和Na2O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2O2和Na2O中钠元素化合价相同,氧元素化合价不同
B.Na2O2和Na2O都能与CO2和H2O发生化合反应
C.Na2O2和Na2O与水反应都有NaOH生成
D.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解析:Na2O2中氧元素是-1,而Na2O中氧元素是-2,A正确。B项中,Na2O与CO2和H2O的反应为化合反应,而Na2O2与H2O、CO2反应时还有O2生成,不是化合反应。B感悟导引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
(2)碳酸钠固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3)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纯碱、苏打小苏打都溶于水,溶解性Na2CO3大水溶液都呈碱性,同浓度溶液碱性Na2CO3大稳定较快,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HCO3更剧烈不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制玻璃、肥皂、造纸、洗涤剂等发酵粉、中和胃酸过多、灭火器等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率: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B.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C.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碳酸钠小于碳酸氢钠
D.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实际消耗盐酸的量:碳酸钠小于碳酸氢钠[解析] 解决本题要熟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相同条件下Na2CO3和NaHCO3相比较,碳酸氢钠与酸反应速率快,二者可以互相转化,A、B错误。由Na2CO3+2HCl===2NaCl+H2O+CO2 ↑和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盐酸足量时106 g碳酸钠生成44 g二氧化碳,84 g碳酸氢钠生成44 g二氧化碳,所以等质量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多,C正确;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消耗盐酸的量碳酸钠多,D错误。
[答案] C2.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产生
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钙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加热时无论是否有碳酸钠,均有气体放出,A错误;滴加盐酸时,无论是否有碳酸钠,肯定有气泡产生,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也产生气体,B错误;加氯化钙溶液,若有碳酸钠,则出现白色沉淀,若无碳酸钠,则无白色沉淀,C正确;加澄清石灰水,碳酸钠、碳酸氢钠均能与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C1.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抑制CO2气体的溶解,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因CO2和Na2CO3溶液能发生反应。
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3.在研究Na2O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Na2O2的强氧化性和溶液的强碱性。4.NaHCO3、Na2CO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有关反应方程式:
NaHCO3(少量)+Ca(OH)2===CaCO3↓+NaOH+H2O或2NaHCO3(过量)+Ca(OH)2===CaCO3↓+Na2CO3+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5.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做焰色反应实验前要先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用焰色反应检验钾元素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5张PPT。第2课时 离子反应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1.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科学探究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酸碱盐溶解性:
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2.硫酸盐中BaSO4和PbSO4不溶于水;
3.氯化物中AgCl不溶于水;
4.碳酸盐中钠盐、钾盐、铵盐溶于水;
5.酸除硅酸(H2SiO3)都可溶;
6.碱中KOH、NaOH、Ba(OH)2、Ca(OH)2、氨水(NH3·H2O)可溶。1.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离方程式中用“________”。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等,电离方程式中用“ ________”。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把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_______形式,难溶于水或溶于水但难电离的物质仍用________表示。
3.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某一个特定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化学式同一类化学反应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氢氧化钠 B.乙醇
C.NH3·H2O D.CCl4
解析: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NH3·H2O是弱电解质,乙醇和CCl4是非电解质。
C2.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D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D感悟导引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BaSO4难溶于水,BaSO4是非电解质( )
(2)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 )
(3)盐酸溶液导电性比醋酸强( )
强、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比较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
能电离,与溶解性无关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完全少部分离子分子、离子用“===”H2SO4、HNO3、HCl、KOH、NaOH、NaCl、KCl等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NH3·H2O、CH3COOH、H2CO3等弱碱、弱酸和H2O及极少数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所有电解质的水溶液中都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C.两种浓度较大的强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一定增大,而两种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基本不变
D.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解析] 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如果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小于弱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则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弱;电解质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发生电离,主要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此时溶液中基本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导电能力变得很小,而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溶液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质变为强电解质CH3COONH4,导电能力增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也就是说导电的是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融物。
[答案] A[规律方法] 电解质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4、CaCO3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是因为其溶解度小,但溶于水的部分或熔融时是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而溶解度大的未必是强电解质,如CH3COOH易溶于水,但CH3COOH却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导电性最强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
C.熔融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解析:A中石墨为单质,B中盐酸为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C、D属于电解质,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或熔融物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及其所带的电荷数。固体KCl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C正确。C感悟导引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Mg2++H2O ( )
(2)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
(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1)准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难溶物质、弱电解质、易挥发物质、单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均写化学式);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013·福州高一质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与稀硫酸:2Fe+6H+===2Fe3++3H2↑
B.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O2+Ca2++2OH-===CaCO3↓+H2O
C.氧化铝与盐酸:3O2-+6H+===3H2O
D.氢氧化铜与硫酸:Cu(OH)2+2H+===2H2O+Cu2+
[答案] D解析:A中,Cu与稀盐酸不反应。A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2.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3.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中有Na+、Cl-,但它们不能自由移动,所以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于水或加热到熔化状态能导电。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5.溶解性与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物质在水溶液里导电能力不强,但熔化状态可以导电,如硫酸钡等。
6.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能拆成离子的物质有:(1)强酸(H2SO4、HCl、HNO3等);(2)强碱[KOH、Ca(OH)2、NaOH、Ba(OH)2等];(3)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硫酸盐除BaSO4、氯化物除AgCl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0张PPT。第3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1.了解镁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流程及相关的方程式。
2.知道镁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
3.掌握镁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2HCl===MgCl2+H2↑Mg+2AgNO3===Mg(NO3)2+2Ag4.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镁与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镁中加入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2+2NaOH===Mg(OH)2↓+2NaClMgO+2HNO3===Mg(NO3)2+H2OMgCO3+2HCl===Mg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1.写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利用贝壳制取石灰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金属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2+Ca(OH)2===CaCl2+Mg(OH)2↓2.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 800 ℃,是优质的__________材料。耐高温1.自然界中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游离态 B.化合态
C.气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自然界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
B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与镁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盐酸 B.氧气
C.CO2 D.烧碱
解析:镁能与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镁能与氧气生成氧化镁;镁能与二氧化碳生成氧化镁和炭。
D解析:工业电解氯化镁制镁,所以生产时无需制氧化镁。C感悟导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生成镁( )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3)粗盐易潮解是因为其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易吸水的物质( )从海水中提取镁××√ (2014·徐州高一质检)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填“盐”、“氧化物”或“碱”,下同);由贝壳制取的CaO属于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从形式上分)。CaCO3 盐氧化物分解反应(2)上述流程图中,由母液得到氢氧化镁的反应从形式上看属于________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图中,有没有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若有,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Mg2++Ca(OH)2===Mg(OH)2↓+Ca2+有[解析] 海水蒸发,氯化钠大量析出,母液中含大量氯化镁。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制得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得氯化镁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浓缩结晶得氯化镁晶体,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得无水氯化镁,电解氯化镁得镁。解析:选C。本题要求学生既要知道镁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的,又要知道实际生产中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途径及原料的合理使用(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
1.工业电解氯化镁制镁,而非电解氧化镁,因氧化镁熔点高于氯化镁。
2.镁条能在常用的灭火剂CO2中燃烧,置换出非金属单质。
4.工业制镁沉淀Mg2+时之所以选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Ca(OH)2溶解度小,石灰水中溶解的Ca(OH)2少,不利于Mg2+大量沉淀。氯化镁溶液中加石灰乳的离子方程式为Mg2++Ca(OH)2===Ca2++Mg(OH)2↓。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