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专题4 第1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专题4 第1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21 10:28:24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第1课时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红1.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易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2.二氧化硫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色。不稳定分解红3.亚硫酸是一种_____ (填“强”或“弱”)酸,亚硫酸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是_____性氧化物,它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2H2SO3+O2===2H2SO4酸SO2+2NaOH===Na2SO3+H2O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C3.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解析:SO2和CO2与H2O反应生成的酸均为弱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均与BaCl2溶液不反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现象相同。
B感悟导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证明SO2有漂白性( )
(3)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SO2和CO2性质的比较与鉴别×√×1.SO2和CO2性质的比较刺激性气味无味有毒无毒易溶可溶SO2和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相同: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Ca(OH)2+XO2===CaXO3↓+H2O(X=C或S)
CaXO3+XO2+H2O=== Ca(HXO3)2(X===C或S)无SO2+2H2S===3S↓+2H2O可使品红褪色无形成酸雨引起温室效应2.SO2和CO2的鉴别
气味不同SO2有刺激性气味,CO2无味沸点不同SO2易液化,CO2不易液化有无还原性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CO2不能有无漂白性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不能特别提醒 (1)因酸性H2SO3>H2CO3,故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SO2。
(2)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和SO2两种气体时先检验SO2,再除SO2,待SO2除尽后再检验CO2。
[解析] C中加入浓硫酸和木炭作为反应发生装置,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他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检验,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已除尽,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存在,因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先要除去SO2。
[答案]
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解析:A中检验的是SO2而不是CO2;B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D中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时SO2被氧化吸收,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被吸收完全,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混有CO2。D1.酸雨的pH<5.6。
2.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亚硫酸是弱酸。
3.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使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红色变浅至消失表现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4.SO2具有漂白性是指它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是暂时漂白。5.有色物质的褪色不一定为漂白作用。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能使无机色质(如KMnO4、CuSO4·5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也不称漂白作用(如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7张PPT。第2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1.复习巩固稀硫酸的性质。
2.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
3.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
4.初步了解几种重要硫酸盐的用途。
5.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1.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O3+3H2SO4===Fe2(SO4)3+3H2O(2)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与铁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与熟石灰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量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BaCl2===BaSO4↓+2HClFe+ H2SO4===FeSO4+H2↑Ca(OH)2+ H2SO4===CaSO4+2H2ONa2CO3+ H2SO4===Na2SO4+H2O+CO2↑1.写出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制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_______。向胆矾中加入浓硫酸,固体由蓝色变为____色。
SO3+H2O===H2SO4干燥剂白3.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按______________,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________元素形成___________。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发生_______;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炭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组成比H、O水分子钝化1.下列生成SO2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
(  )
A.Cu与浓H2SO4共热
B.红热的木炭与浓H2SO4反应
C.Na2SO3与浓H2SO4反应
D.S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部分被还原;炭与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硫酸被还原;亚硫酸钠与浓硫酸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被氧化。D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干燥氢气、硫化氢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A错误;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硫,B错误;硫化氢有还原性,浓硫酸与硫化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干燥硫化氢,C错误。
D3.下列关于SO2和S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中的硫元素,均可在有的反应中显氧化性,有的反应中显还原性
B.加入含Ba2+的溶液都能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常温下,它们均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D.都属于酸酐,溶于水都生成酸
解析:SO3中S元素处于最高价,不可能显还原性,A项不正确;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B项不正确;SO3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项不正确;SO2、SO3分别属于H2SO3、H2SO4的酸酐。
D×××Ag+ 稀盐酸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感悟导引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浓硫酸与稀硫酸都可以利用铁制容器贮存( )
(2)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
(3)过量的锌投入浓硫酸中,反应后只产生一种气体( )
金属和硫酸反应的规律及分析计算×××1.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后的金属不能反应。特别提醒 (1)解答酸和金属反应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应用。随着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会降低,浓酸和稀酸的性质差异会引起产物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如Cu和浓硫酸加热能反应,而Cu和稀硫酸加热也不能反应;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而Zn和稀硫酸反应则生成H2。
(2)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而不是Fe2(SO4)3。
(3)涉及金属与硫酸反应的计算时,首先要注意金属的活泼性和硫酸是浓酸还是稀酸。
(4)解答金属与硫酸反应的计算题时常用到元素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将一定量的金属锌与100 mL 18.3 mol·L-1的H2SO4在微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当锌全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将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至1 L,测得该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0 mol·L-1,计算生成的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SO2,7.39 L;H2,15.01 L2.在50 mL 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A.等于0.9 mol
B.大于0.45 mol,小于0.9 mol
C.等于0.45 mol
D.小于0.45 mol
D1.硫与变价金属(如Fe、Cu等)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如FeS、Cu2S)。因硫具有弱氧化性,不能将金属氧化成高价。
2.浓硫酸滴在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3.浓硫酸吸水性是指吸收游离的H2O分子或结晶水合物中的某些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硫酸的脱水性指的是脱去物质中的H、O两元素(按水分子的组成比),属于化学变化。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