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乡的艺术 课件(33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15家乡的艺术 课件(33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19 20: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家 乡 的 艺 术概况 流行于四川全境和云南、贵州等省部分地区。
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具有强烈巴蜀特色的地方剧种。
历史源流古巴蜀的原始戏剧
汉代“巴渝戏”
六朝危机、隋朝衰落
唐代、五代兴盛繁荣 “蜀戏冠天下”
宋代“川杂剧”兴起
元代再度衰落
明代“川戏”诞生
清乾隆年间,五种声腔艺术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
辛亥革命后统称“川剧”
当今川剧振兴、走向世界
流派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剧目“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封神’、‘西游’,演不尽的‘列国’、‘三国’。世间般般悲欢事,舞台出出戏曲绝。”
剧照《白蛇传》腔调①昆腔
②高腔
③胡琴腔
④弹戏
⑤灯戏
川剧重“斗”戏,重“武”戏,武戏尤重功夫戏,既是川剧典型的地方特色,也是川剧区别于我国其他剧种的重要特征。
脸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特是传统川剧的重要化装手段,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的造型艺术。 距今三千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所出青铜面具、黄金面罩及石雕人像,决定了川剧脸谱的悠久的历史根源。脸谱造型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用色定调  颜色是最基本的角色标记。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其用色定调原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根据的。
 具有象征寓意的图案  在用色定调的前提下,在人物脸膛上勾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们对剧中人物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批判鞭挞,其贬其褒都能从图案中反映出来。
 包公关羽关羽赵匡胤动物图案的使用  用动图案表现人物特征,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例如,江湖豪杰马俊,人称“玉蝴蝶”,于是就在马俊脸上勾画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马俊文字脸谱  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大约可以分为简捷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
变脸——快如闪电何为变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 川剧变脸的独特之处 不仅在于快,还在于随着剧情的发展与人物心情的起伏而一脸多变。
手法: 抹脸、吹脸、扯脸、运气变脸  喷火 “喷火”是戏曲演员的一种表演特技。一般都是描写妖魔鬼怪的角色,用来突出舞台效果,使其形象更加逼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服饰 川剧的表演分为:生、旦、净、末、丑 其中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的服饰最具特色。 文生的服饰是以黄色、蓝色、白色为主,配饰较少,通常会有一把扇子,较为清雅。妆容及服饰不会特别花哨。文生 小丑的服饰是以红色、白色为主,非常夸张,搞笑。妆容会比较搞怪。小丑 旦角的服饰是以蓝色、红色、白色为主,较为艳丽、醒目、端庄。妆容高大上,眉毛细长上挑。旦角川剧的现状及传承课前预习完成:1、思考川剧何以成为“天下第一戏”?
2、就对川剧的了解绘制一张“川剧”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