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了解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初步学会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3.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1.下列各组物质中,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 )
A.氧化铜和炭粉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水和酒精
D.碳酸钠和硫酸钡
D2.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所需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填写下图装置图中的空白:
滤纸漏斗内壁滤纸边缘漏斗边缘液面滤纸边缘烧杯玻璃棒玻璃棒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烧杯壁3.如何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溶解、过滤、蒸发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若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应检查原因,如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③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析出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加热后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放在有石棉网的实验台上。
1.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_______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分液是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分液时下层液体从______放出,上层液体从______倒出。
2.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方法。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度下口上口沸点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下口流进、上口流出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汽油和水
B.食盐和蔗糖
C.泥沙和食盐
D.铜粉和铝粉
解析: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C中物质加入足量水,食盐完全溶解形成食盐溶液,而泥沙不溶于水。
C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解析: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振荡分液漏斗要拿在手里,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够顺利流出;振荡分液漏斗时可能有气体产生,应及时扭开活塞使其放出,以减小漏斗内的压强。C3.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解析:制取蒸馏水可不用温度计,若使用温度计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A感悟导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与植物油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
(2)除去Ca(OH)2溶液中的CaCO3,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
(3)将食盐水蒸发至干得到氯化钠( )
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①要“一贴、二低、三靠”;
②洗涤滤纸上沉淀的方法:向沉淀中加水至浸没沉淀,等水流出后,重复数次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蒸发皿、架台(带铁铁圈)、酒精灯、玻璃棒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晶体①溶质不易分解、不易被氧气氧化;
②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
③当析出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一般在分液漏斗中(为便于萃取后分液)进行用CCl4把溶在水中的Br2萃取出来①萃取后要再进行分液;
②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
③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再通过蒸馏等方法进一步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分液漏斗水、苯的分离①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烧杯及过滤仪器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①一般先配制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等制取蒸馏水,除去水中杂质;石油分馏 氯化钠固体样品含有少量的Na2SO4和Na2CO3,按下列流程净化,请在流程中的( )中写上合适的试剂,在[ ]中写上实验操作名称。
[解析] (1)选择除去Na2SO4和Na2CO3的试剂。(2)除去加入的过量的除杂试剂。由题意,除去Na2SO4应选用BaCl2溶液,而BaCl2溶液同时也除去了Na2CO3,但所加的BaCl2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后续操作应除去BaCl2溶液,除去BaCl2可用Na2CO3溶液,而过量的Na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稀盐酸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答案] ①蒸馏水 溶解 ②BaCl2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过滤 ⑤稀盐酸 ⑥蒸发结晶
[名师指津] 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①不增(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变(不减少被提纯物质);③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注意事项:①除杂试剂需过量;②过量试剂需除尽;③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工业酒精是含水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
要在实验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C(2)在你选择的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中,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并且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酒精灯作热源,在加热过程中要适时调整酒精灯的位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向冷凝管内通冷水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解析:(1)Ca(OH)2和CaO都是不溶于酒精、难挥发的固体,酒精是较易挥发的液体。因此,答案为C。
(2)根据题中的要求,实验方法是蒸馏。有关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和锥形瓶;在蒸馏操作中,为了确保馏分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内通入冷水,然后才能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冷凝管的冷却效率,冷水要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3)进行蒸馏操作时要根据混合物组分沸点的情况,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温度的测量靠温度计,温度的升降可以通过控制热源的强弱来实现。
1.不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因酒精与水互溶。
2.检验沉淀是否完全、沉淀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为例):
(1)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沉淀完全。
(2)沉淀洗涤的方法:向沉淀中加水至浸没沉淀,等水流出后,重复数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说明已经洗涤干净。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3张PPT。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2.掌握焰色反应及常见离子的特征焰色。2.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Cl-( )
3.向某固体中滴加过量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一定为碳酸盐
( )
×××2.检验Cl-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强碱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gNO3溶液和稀硝酸4.做焰色反应实验前应先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与火焰原来颜色一致时为止。然后用铂丝蘸取试样,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用______洗净铂丝,并在外焰灼烧至与火焰原来颜色一致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____________。钾的焰色为____色,钠的焰色为____色。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盐酸蓝色钴玻璃紫黄1.某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B.该物质一定是钠盐
C.该物质中必定含钠元素
D.该物质中必定含钾元素
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只能说明含钠元素,可能是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但无法确定是否含其他元素。
C2.将下列某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无明显热效应,则该物质是
( )
A.固体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浓硫酸
解析:固体NaOH、CaO、浓硫酸分别加入适量水中时,均能放出大量的热。
C3.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时五彩缤纷的焰火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某些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K2CO3的焰色应透过红色的玻璃
B.焰色反应实验中常用稀盐酸洗涤铂丝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
D.Na与Na2SO4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析:A项应是“蓝色钴玻璃”,A项不正确;其他选项均正确。
A物质的检验×××1.常见离子检验的方法
Cl-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①BaCl2溶液、稀硝酸
②盐酸、石灰水①生成的白色沉淀能溶于稀硝酸
②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OH-①无色酚酞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①变红
②变蓝
③显蓝色稀盐酸、BaCl2溶液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pH试纸①变红
②显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使试纸变蓝2.物质检验的基本要求
(1)现象明显,如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生成等。
(2)操作简单。所用试剂要易得,用量要少,反应条件要容易达到。
(3)排除干扰。需要检验的物质中如果有干扰物存在,则需要选择试剂对干扰物进行排除。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表述的基本要求
解答有关物质检验的试题时,要按照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描述。具体应做到:
(1)“先取样,后操作”。一般描述为“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如果试剂是固体,一般是取少量配成溶液后再操作。
(2)“先现象,后结论”。例如,向BaCl2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不能说成“有白色BaSO4沉淀生成”或表述成“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DC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要详细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目前为止,不能肯定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8张PPT。第3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3.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4.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偏小偏小偏小偏大物质的量mol·L-15.9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1~2cm胶头滴管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DCA感悟导引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1)w与溶液质量无关、c与溶液体积无关;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CA感悟导引
容量瓶的使用、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CC————————[易错易混小结]——————————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