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啦》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下课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等;
过程与方法: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等;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进行。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准备两根绳子,教学PPT。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好,同学们上课啦!小眼睛看哪里?
学生:小眼睛看老师!
(学生都看向老师)
教师:表扬某某小朋友,坐得真直呀!某组加一颗星。好,同学们,你们下课一般会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看来同学们课间活动真丰富呀,今天呢,老师带大家来到淘气和笑笑她们学校的,看看他们课间在做什么呢?好不好?
学生回答好!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淘气笑笑她们的课间在干嘛呢?请举手告诉老师!
学生1举手,教师请她起来回答,提醒其他小朋友小耳朵听哪里?
学生:小耳朵听某某。
学生1:我看见有一个女孩在踢毽子。
教师:哇,真棒,请坐,加一颗星,其他小朋友有补充吗?
学生2举手回答: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
教师:嗯!观察得真仔细呀,请坐,加一颗星。那有谁能告诉老师淘气和笑笑在干嘛呢?
学生:在比身高!
教师:哇,同学们都很棒呀!那你们看出来谁高?谁矮吗?
(二)探讨新知(20分钟)
学生3:她们一样高。
教师:哦?她们一样高吗?其他小朋友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4:笑笑高!
教师:哦?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学生4:因为淘气踮脚了!
教师:哇,你观察得真仔细呀!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吗?同意她的说法吗?
学生:同意!
教师:不错,加一颗星。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比身高?有谁愿意来呢?
学生积极举手,两个小朋友上台比身高。其他同学提醒学生要站直,不能踮脚!
教师:看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要比比身高呢,其实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谁最高,你们课间时也可以比一比来告诉老师,但是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不能踮脚!
教师:对!同学们说得真好,不能踮脚,一定要同起点,公平公正!
教师:同学们刚刚都表现不错,老师现在想出一道题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厉不厉害!
学生注意力集中。
教师:老师这里呢有两条绳子,谁能帮老师判断一下谁长谁短呢?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请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
学生思考
教师:好啦,小眼睛看哪里?
学生:小眼睛看老师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分享你们的想法呢?
一组学生上台说:我们觉得黄色绳子长,因为它看着比蓝色绳子卷的圈数多。
教师:哦?其他小朋友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学生有不同意的,上台展示(同起点,对齐)
教师:其他小朋友注意看哦。所以哪条绳子长呢?
学生:我们把它们对齐,拉直,发现蓝色绳子长。
教师:真棒,看来你们小组动手操作不错啊,加一颗星。其他小组是这样想的吗?
学生回答是!
教师:哇,你们都很棒,帮老师解决了问题!掌声送给自己。
(三)巩固练习(22分钟)
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学习了比高矮和比长短,那我们现在就来牛刀小试一下,看看哪个小朋友更厉害。
小朋友们:好!肯定我最厉害!
教师:结合生活中的3幅图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进行高矮的比较,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讲出她是怎么比较的并进行表扬并激励。
教师:同学们都同意她的想法吗?
学生:同意!
教师:嗯,不错,掌声送给她!
教师:接下来这道题可就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
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出示绳子绕了不同圈数的三组图,问学生哪条最长?
学生有不同意见,七嘴八舌。
教师拿出教具,请一两个学生上台亲自实验来验证哪条最长,其他小朋友仔细看,指导台上小朋友。
(四)小结(3分钟)
教师:哇!看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聪明呀,给每个小组奖励一颗星。好,现在小眼睛看黑板,我们今天一起来比较高矮,长短,那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一下她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5:我学到了比高矮要站直,不能踮脚!比长短要同起点。
教师:嗯,不错。看来你真善于总结啊!老师相信其他小朋友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下课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分享一下,顺便比比谁最高!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好,那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
下课啦
比较
高矮→不能踮脚
长短→同一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