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舞蹈》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1、聆听《加伏特舞曲》
2、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感受乐曲舞蹈性。并能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并能够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
2、准确体会及演唱弱起小节、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唱《上课歌》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
二、聆听《霍拉舞曲》
1、新课导入:
在美丽的罗马尼亚草原,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首舞曲。
2、初听音乐,学生听着音乐在书本上的图形谱上画一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你在音乐中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载歌载舞,欢快、热闹)
3、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在音乐中跳起来吧。
复听音乐,师生随音乐一起舞蹈。
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更快进入本课主题《快乐的舞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加伏特舞曲》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体会歌曲中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唱《上课歌》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
二、聆听《加伏特舞曲》
1、导入:音乐会快结束了,最后法国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法国的民间舞曲《加伏特舞曲》。
2、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3、熟悉AB乐段,感受两个乐段之间的不同,区分乐曲AB乐段。(教师选择A、B段各小段音乐)
4、复听音乐,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5、学习舞步,跟着音乐表演舞蹈。
通过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更容易带学生进入情境。
深入挖掘作品中不同段落的情绪。
把其他艺术体现形式结合到音乐中,让音乐更具体、形象。
三、总结课堂
1、国际儿童夏令营在欢快的舞蹈中结束了。各国小朋友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音乐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2、唱师生再见歌。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