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找质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来源:Zxxk.Com]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难点: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教具学具
教具:数字卡片、课件。
学具:每组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思,谈话引入
出示2~12的数字卡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因数,你能写出这些数的因数吗?
引导学生写出2~12各个数的因数。
二、自主发现,建构概念
1.找因数
用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汇报。教师选派12个小组在视频展示台展示活动的结果。全班同学集体判断他们拼的对不对。
(3)用2、3、…、11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完成下表。[来源:Zxxk.Com]
(4)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5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5的因数只有1和5两个。
(5)指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说法说出小正方形个数。
2.分类
(1)如果根据它们的因数个数,把它们分成3类,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在作业本上填一填。
然后汇报。其余学生共同判断是否正确。
(3)概括
①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分类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来源:Z§xx§k.Com]
②教师指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4)区别
①引导学生把质数、合数的概念读一读。
②指名学生回答:你认为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在小组中交流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2题。[来源:学,科,网]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集体校对。
3.完成第3题,交流你猜的方法。
4.小组合作完成第4题。
5.阅读你知道吗?
指名学生回答:通过阅读你学到了什么?分解质因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找出1~12各数的所有因数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因数有什么不同,可以选择分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把这些数分成三类,继而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互动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学生到了本学期,抽象能力已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把1~20的数分类,再把非零自然数分类,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