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1 空气的成分
在密闭容器内,气体越多,压强越 ;气体越少,压强越 。
大
小
思考一下:
1、你能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中“捕捉”到它,并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2、空气里究竟有什么物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红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点燃
测定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课本P31的问题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迅速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实验现象:
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空气的成分
1.(2012.南京市)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堂堂清
2.(2012.重庆市)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
是 ( )
A. 1/4 B. 1/5 C. 4/5 D. 1/2
3.(2014 张家界)空气中能借给呼吸,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A.
A
B
C
4.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
是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5.课本P39 5
1.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1/5的原因
a. 点燃红磷后,未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塞,使集气瓶上部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实验误差分析:
b. 实验前未关闭止水夹或止水夹没有夹紧,气体受热膨胀后从导管逸出。
实验误差分析:
2.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1/5的原因
a. 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漏气)
b. 红磷的量不足;
c. 导管事先未注满水(针对课本实验图)
d.装置内的温度没有降到室温,就读数。
该实验还可得到关于氮气的性质:
1.通常条件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其他常见变形装置:
氮气用途:
充氮包装的食品
充氮灯泡
稀有气体用途:
氙气大灯
灯管中的氖气
1、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酱油 C.蒸馏水 D.葡萄酒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用醋 B.天然气 C.含碘盐 D.蒸馏水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豆浆 C、碳酸饮料 D、水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冰 C.面粉 D.食盐
6、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蒸馏水 B、汽油、柴油
C、明矾、干冰 D、洁净的空气、纯牛奶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银 B.碘酒 C.不锈钢 D.矿泉水
空气污染危害大
空
气
污
染
物
气体
污染物
颗粒态污染物:
二氧化硫、硫化氢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氟氯烃(氟利昂)
烟、粉尘、二氧化铅颗粒
酸雨
破坏人体输氧功能
酸雨
臭氧层
咳嗽、咽喉痛等
2014.5.1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