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水乡
课题
《洪湖水,浪打浪》《采菱》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歌片、录音带、打击乐器
课型
综合课
教材解读
《采菱》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创作歌曲,广义民歌。歌曲采用六声C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切分音型,给人以轻盈荡漾的感觉。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写得都很有划船的音乐形象。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第15 -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3 3 21 ”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一首女声二重唱,c徴调式,4/4,2/4拍,A—B—A三段体,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行为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体验与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水”、“水乡”、“水中的故事”与“水中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水乡”的音乐文化,滋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演唱、鉴赏与创作活动,了解歌舞曲、齐唱、合唱、女声独唱、民乐合奏、女声二重唱和人声模仿的艺术形式。
3、初步认识并感知图形乐谱与音乐情绪的内在关联,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的表达方式。
研结构
感知音乐主题、速度的变化。
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 易唱成 ×××
聚焦核心
1、《采菱》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第三乐句的间奏后的“啊”,不容易演唱准确。
2、《采菱》的大部分旋律都在高音区,对这个年段的学生是个很大的负担,注意嗓音的保护。。
用结构
1.认识打击乐器,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2.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根据乐曲情绪进行节奏创编。
3.感受和体验音乐中表现春天的旋律特点。
整体把握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感受和体验音乐。
聆听音乐,模唱旋律线条
三.聆听中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歌曲旋律、歌词。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意义先行
一、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二.学唱歌曲《采菱》
四、课堂小结
1.师演唱《洪湖水,浪打浪》配合PPT带领学生走近水乡:
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初听《采菱》
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4)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5)听歌曲范唱,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6)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7)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8)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9)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用结构
拓展: 表演歌曲《采菱》
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3分小组用歌舞表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板书设计
洪湖水,浪打浪
二重唱
采菱
行板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