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对花》 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对花》 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20 08: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对花〉〉,即兴创编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学会秧歌舞舞步,会跳〈〈手绢舞〉〉能大胆地邀请同学以对唱的形式展现歌曲唱欢快热烈的场面。
教学重点: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即兴创编歌词体会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唱好滑音和倚音,体现歌曲的地方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手绢。
教学设想:
本课设计为舞蹈.演唱创编为一体的综合课。课一开始让学生听着歌曲<对花〉的音乐走进教室。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秧歌舞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手绢是秧歌舞中的道具,然后学习《手绢舞》,《手绢舞》的音乐采用歌曲〈对花〉的旋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为后面的歌曲教学起铺垫作用。 歌曲学会后让学生创编歌词,并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定向
1.听歌曲〈〈对花〉〉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
激发兴趣,初次感受歌曲《对花》的旋律。?
?二、导学铺垫:
导言:上节课老师请大家查找有关秧歌舞的资料,大家都找到了吗?(学生谈谈自己查找的资料)
秧歌舞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舞蹈者一般是手持扇子、手绢、彩绸等道具而舞。有双人表演、三人表演、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用手绢当道具的秧歌舞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
1)体播放手绢舞录像片。
2)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手绢,和老师一起学跳手绢舞。
(手绢舞主要动作为:双手持手绢腕花,脚秧歌步。)
2.节奏:
师:大家的手绢舞跳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条节奏,想请大家拍一拍。(屏幕出示节奏谱)
4/4? X?????X?X X∣X?X?XX?X—∣X?X?X?X?XX?∣X??X?X —‖
1)请个别学生念念,注意附点与切分节奏。
2)全体学生用双手在桌子上拍一拍节奏。
3)屏幕出示旋律(滑音先不出示)请学生视唱。注意倚音部分,教师提示“3”要唱得短促。
4/4? 6?5??6? 1∣3???5??3 5? 6—∣5? 5??3??2??12?∣5??7?6—‖
4)加上滑音,师唱后请学生听,辨别有何不同?效果如何?
5)讲解新知识:滑音记号,并唱上滑音与下滑音有何不同?教学生唱好上滑音。
6)让学生随琴用“lu”唱旋律,注意唱出滑音和倚音的效果。
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使学生了解手绢是秧歌舞中的一种道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手绢舞,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为新歌教学起铺垫作用。
?
?
?
?
倚音在本课不做新授要求,因此这里不细讲。
?
?
用对比的方法出事滑音,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加上滑音记号的效果。
三、新歌教学
1.学唱歌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歌曲《对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演唱的?
1)课件出示歌曲《对花》歌谱并播放歌曲。
2)听完歌曲后,让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
3)师总结: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称为对唱。对唱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男女两人对唱、小组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童声对唱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属于童声对唱。
4)师弹琴,请学生聆听音乐,在心里默唱,找找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5)师生接唱曲谱,重复的乐句让学生自己视唱出来。
6)随琴听歌曲的结束部分,让学生说说“6”音唱几拍并指导学生唱好最后一小节的合唱部分。
7)请学生完整的视唱歌曲乐谱。
2.学唱歌词
1)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按旋律的节奏读歌词,找一找不理解的词和句。提出问题。(如:“七拔弄东采东采”“八拔弄东采东采” “得儿色”等)这都属于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义。
2)听琴学唱歌词,衬词“得儿色”要重点教唱,要求咬字清楚, 唱好方言中的“儿”化音。
3)师生接唱及时指导学生唱好滑音和倚音,唱出歌曲的韵味。
4)男女声分角色演唱。要求学生边跳《手绢舞》边演唱歌曲。
?
? 通过范听歌曲让学生总结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加深了对歌曲演唱形式的理解。
?
?
?
聆听音乐在教学中也是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静下心来比较音乐。找出相同的乐句简化难点,使学生熟唱歌曲旋律。
?
?
通过读歌词,解决歌词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等难点。
?
?
用接唱和分角色对唱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熟唱歌曲。让学生边跳边舞更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
四、表现与创作
师:这首歌曲唱出了春天的迎春花和夏天的石榴花,并且分别送给了“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你们能不能唱一唱秋天和冬天开的什么花,把它送给什么人呢?
1)小组讨论,创编歌词。
2)分小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歌词创作的最好,表演形式最新颖。分别评出“创作奖”“表演奖”“演唱奖”“合作奖”。
?
? 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
小组展示及时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绢舞〉〉唱会了歌曲〈〈对花〉〉,同学们能用创编的歌词边唱边跳,展示你们集体创作的成果。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而感到自豪,有这么多同学走上了领奖台,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同学站在这个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