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 第6课时 找最大公因数 教案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 第6课时 找最大公因数 教案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1 20: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找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培养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找因数活动
1.课件出示:山坡上有两只猴子,已知它们年龄的积是12,你能说出这两只猴子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
生1:我认为两只猴子的年龄分别是1和12,因为1×12=12;
生2:我认为两只猴子的年龄分别是2和6,因为2×6=12;
生3:我认为两只猴子的年龄分别是3和4,因为3×4=12;
生4:我认为找两只猴子的年龄就是找12的所有因数。
12=1×12=2×6=3×4
2.另外两只猴子的年龄的积是18,你能说出这两只猴子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吗?让学生自己独立利用前面的方法找出所有的因数。
18=1×18=2×9=3×6
3.小组内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交流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师:从12和18这两个数的因数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数都有的因数吗?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生汇报。
1.用乘法算式的方式找公因数的方法。
因为:12=1×12=2×6=3×4 18=1×18=2×9=3×6
所以12的因数有:1,12,2,6,3,4,
18的因数有:1,18,2,9,3,6,
12和18都有的因数有:1,2,3,6。
2.用集合方式表示出公因数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图意。)
    
1,12,2,6,3,4 1,18,2,9,3,6,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小组讨论: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
(2)小组汇报。
3.师总结,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12和18都有的因数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你还有其他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汇报:可以先找出12的因数,再判断这几个数中,哪几个也是18的因数,这些数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三、拓展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先独立完成在教材上,再与同伴交流结果与想法。
2.练一练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2)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3)归纳:当是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当两数互质时,最大公因数是1。
3.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5题。
(1)独立完成表和图。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在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要注意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找到?
?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有特征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