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细胞 同步练习(课件 3课时 49+37+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细胞 同步练习(课件 3课时 49+37+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0 11:03:17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2节 细胞
第1课时 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HS版 七年级上答案显示习题链接ACBADBCAC答案显示习题链接BCBDCCB(1)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 (2)②(1)⑤;细准焦螺旋
(2)物镜;变暗
(3)目镜 (4)B (5)B 
(6)B (7)A (8)A (9)D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对光,直至得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
旋,以便看清物像 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镜、安放 ⑤收镜并放回原处
A.④①③②⑤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A2.【2018·龙东】小东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
片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再移
动玻片,结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
可能在(  )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点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上,不动就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上,不动就不在玻片上;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上,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小东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结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可能在物镜上。【答案】C3.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
明的原因是(  )
A.易于染色 B.能让光线透过
C.防止污染物镜 D.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B4.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
降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5.如图,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
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点拨】从图甲转为图乙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一、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二、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答案】D6.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发现怎
么调节反光镜的角度视野都不是很亮,你觉得问题
最有可能出在(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通光孔【点拨】反光镜和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C7.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
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
A. 1号 B.2号 C.3号 D.4号B8.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
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d B.q C.p D.b【点拨】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要观察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物像了。【答案】C9.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
盐水,其作用是(  )
A.保持细胞的形态 B.避免细胞皱缩
C.避免细胞涨破 D.离散口腔上皮细胞A10.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
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C11.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
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
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
的方向)(  )B12.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调节反光镜 B.调节光圈
C.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D.下降镜筒【点拨】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再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所以下降镜筒无效。【答案】D13.【中考·宁波】“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
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
侧吸引
C.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
镜筒下降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
像移至视野中央【点拨】A.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B正确。C.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标本,C错误。
D.观察时,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答案】B14.【2018·大庆】某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显微镜,她用的目镜
倍数是5倍,要把观察的材料放大200倍,她应该选的物
镜倍数为(  )
A.10倍 B.20倍 C.40倍 D.100倍【点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已知一台显微镜能将材料放大200倍,所用的目镜是5倍,那么应该选用:200÷5=40(倍)的物镜。故选C。【答案】C15.【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
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向右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下移动【点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图甲中物像处于视野的左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左方移。故选C。【答案】C16.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如图所示,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应变为(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点拨】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故选B。【答案】B17.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制作装片可概括为以下步骤:①擦;②滴;③取;④
涂;⑤盖;⑥染。其中第⑤步“盖”的具体操作是: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慢慢放平(小心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2)观察装片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对光;②放片;③调焦;
④观察。小楚在低倍镜下调焦时找到物像却模糊不清
(如图乙),接下来她应调节的是______(填图甲中的结
构序号)。②【点拨】(1)盖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2)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②]细准焦螺旋。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18.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
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观察时,某同学已找到理想的观察物,但不太清晰,
他应调节[  ]____________。
(2)在观察时,当[②]________由10×转换为40×时,视野
的亮度变化为________。⑤细准焦螺旋物镜变暗(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
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黑点仍在,请
问黑点在____________上。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
①对光,有明亮视野 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
物像 
③放标本,用压片夹压住 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目镜B上,安装镜头 ⑤整理显微镜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⑤③①②④
(5)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
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________。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所要观察的细B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装片才能使
它到中央。
A.右下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pdq”,此同学在载玻片上
写的是________。
A.bpdq B.bqpd C.qdpb D.qbpd
(8)左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BA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A(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
来观察血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
距离如图(a、b、c、d四个镜头的长度逐渐变小,距载
玻片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载玻片的位置不变,用哪
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D课件37张PPT。第2节 细胞
第2课时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形状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HS版 七年级上(1)乙 (2)A;细胞壁;E;叶绿体;F;液泡
(3)C;细胞核
(4)控制物质进出答案显示习题链接CDCBBBBCCCAAACCD答案显示习题链接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1)甲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6;细胞壁 (4)2;细胞质 (5)3;细胞核 (6)4;液泡 (7)5;叶绿体D1.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C2.【2018·亳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
下列哪种结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D3.【2018·广州】把菠菜放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水没有变色;
而把菠菜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水则变成了淡绿色。其原
因是沸水破坏了菠菜叶肉细胞中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点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把菠菜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水变成了淡绿色,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没有变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故选B。【答案】B4.如图4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点拨】A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B.金针菇属于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葫芦藓属于植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叶绿体。
D.大熊猫属于动物,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是没有叶绿体。故选B。【答案】B5.酵母菌不属于植物,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
主要是因为它不具备植物细胞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点拨】酵母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选C。C6.吃梨时,我们会尝到酸或甜的味道,这种酸或甜的物质存
在于(  )
A.细胞壁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核【点拨】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含有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所含的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如吃梨时,我们会尝到酸或甜的味道,这种酸或甜的物质存在于液泡内。【答案】B7.下列有关细胞质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将细胞与环境分开
B.能够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C.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活细胞中,细胞质是静止凝固的【点拨】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错误。细胞质能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内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能分解有机物,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D错误,B正确。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错误。故选B。【答案】B8.【2018·龙岩】决定生物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C9.如图是叶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其
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C10 .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C.细胞核——为细胞提供营养和能量
D.叶绿体——能量转换器【点拨】细胞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进行细胞的各项活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液泡——内含多种物质,如具有酸甜苦辣味道的物质和色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答案】C1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从细胞
结构角度分析,滴加不同液体的原因是(  )
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B.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C.植物细胞具有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D.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均能控制物质进出A12.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
题。
(1)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________(填“甲”或
“乙”)图。乙(2)与人体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具有的特殊结构有
[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3)若植物细胞是黄瓜的果肉细胞,则“种瓜得瓜”是
由[  ]________决定的。
(4)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
少,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A细胞壁E叶绿体F液泡C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13.山楂是酸的,西瓜是甜的,黄连是苦的,尖椒是辣的,
这是因为(  )
A.四种植物细胞的液泡里溶解的物质不同
B.四种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同
C.四种植物的液泡结构不同
D.四种植物的细胞核不同【点拨】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含有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所含的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由上可知,山楂是酸的,西瓜是甜的,黄连是苦的,尖椒是辣的,这是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解的物质不同。【答案】A14.一个植物细胞相当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厂”。下列对
于这个“工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工厂门卫”是细胞壁
B.“管理和调控部门”是细胞核
C.“动力车间”是线粒体
D.“生产产品的车间”是叶绿体A15.植物细胞通常具有固定的形态,而动物细胞则形态
多样,这是因为(  )
A.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B.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C.细胞壁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D.细胞壁有支持细胞的作用【点拨】植物细胞通常具有固定的形态,而动物细胞则形态多样,这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细胞的作用。故选D。【答案】D16.下列能正确表达动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点拨】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质在细胞膜之内,细胞核和线粒体在细胞质内,细胞核在细胞质内。【答案】C17.【2017·潍坊】如图是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
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乳酸菌都没有①⑤结构
B.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⑥结构中
C.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了④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韭菜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没有③结构【点拨】本题运用了归纳推理法。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A.乳酸菌属于细菌,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A错误。
B.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⑤液泡中,B错误。C.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了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
D.韭菜的保卫细胞有③叶绿体,叶片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③叶绿体,D错误。
故选C。【答案】C18.请在下列各序号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结构名称,以
完善细胞的概念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19.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方括号中填
数字):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________(填“甲”或“乙”)。甲(2)甲、乙两种细胞共同具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的基本结
构,这三个基本的结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________有关。
(4)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________。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6细胞壁2细胞质(5)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
胞结构中的[   ]________。
(6)一些水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
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________。
(7)与蜗牛细胞相比,柳树叶的细胞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结构是[   ]________。3细胞核4液泡5叶绿体20.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名美国科学家,他们
的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
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
长度。根据以上信息,“端粒”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核【点拨】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答案】D课件49张PPT。第2节 细胞
第3课时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HS版 七年级上D答案显示习题链接AAADABBABBB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1)动物;植物 
(2)染色体复制
(3)细胞核 (4)是直接分裂;间接分裂答案显示习题链接AD(1)细胞生长;细胞分裂
(2)染色体 (3)逆时针CB答案显示习题链接(1)对照组
(2)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3)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
(4)①③所包括的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②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1.下列都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和酵母菌     B.草履虫和病毒
C.酵母菌和小麦 D.衣藻和鼠A2.衣藻、草履虫、酵母菌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
都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这体现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的相似程度最大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点拨】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靠表膜呼吸,靠口沟取食,靠食物泡消化,靠收集管和伸缩泡排泄等。【答案】A3.【2018·怀化】细胞分裂时首先分裂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点拨】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故选D。【答案】D4.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发生细胞分裂后(  )
A.生物个体数目增加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种类增加A5.【2018·绵阳】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
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继续分裂 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A6.下列生物中能通过细胞分裂增加个体数量的是(  )
A.兔子 B.衣藻 C.松树 D.菊花B7.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没有单细胞植物,只有单细胞动物
C.结构简单
D.身体非常微小【点拨】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结构简单。草履虫、变形虫属于动物,衣藻属于植物,酵母菌属于微生物,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B8.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草履虫能趋利避害
C.酵母菌的结构中包含细胞壁和液泡
D.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面包A9.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 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
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B10.植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B1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
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  )
A.昆虫 B.细菌 C.病毒 D.小动物B12.【2018·包头】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一定不变
C.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会一直分裂下去
D.草履虫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点拨】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接着是细胞质一分为二,植物细胞是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将细胞一分为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所以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不是完全相同的,错误。
B.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是变化的,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错误。C.分裂后的新细胞只有一小部分具有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分裂能力,错误。
D.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正确。
故选D。【答案】D13.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意义的是(  )
A.使单细胞动植物的个体数目增加
B.使多细胞动植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C.使母细胞分裂
D.产生生殖细胞,实现生物的繁殖C14.生物体通过_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__________
增大体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15.细胞分裂的方式最先发现的是_________,或称无丝
分裂;后来又发现了_________又称为有丝分裂。直接分裂间接分裂16.如图是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表示________细胞的分裂过程;图2表示________
细胞的分裂过程。动物植物(2)在细胞分裂时,两图中A时期结构2内所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________分裂成两份,再是
细胞质分裂成两份。
(4)每一图中C所示细胞与相对应的A所示细胞的结构是否
一样?________(填“是”或“否”)。染色体复制细胞核是【点拨】(1)图1中细胞没有细胞壁,而且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因此图1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图2中细胞有细胞壁,分裂过程中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形成两个细胞,因此图2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2)细胞核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细胞分裂时,两图中A时期细胞核内所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复制。(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分裂为二,然后是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一个细胞变为两个细胞。(4)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每一图中C所示细胞与A所示细胞的结构是一样的。17.细胞生长是指(  )
A.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B.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变大的过程
C.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细胞从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其他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点拨】A.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是细胞的分裂,所以A错误;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所以B错误;C.细胞生长就是细胞个体逐渐变大的过程,所以C正确;D.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都不会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所以D错误。【答案】C18.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分裂【点拨】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从而使生物体逐渐由小长大。
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故选A。【答案】A19.下图甲①→④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乙
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则下列描述正确
的是(  )A.图甲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以利于
变形虫的继续发育
B.图甲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
比,遗传物质少了一半
C.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
是①②③任一部分
D.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点拨】A.如甲图所示变形虫由一个变形虫变为两个变形虫的生理过程,因此是变形虫的分裂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比,遗传物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①③所包括的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故不符合题意。
D.②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故符合题意。【答案】D20.下列甲、乙两图表示细胞的某些生命现象,请回答下列
问题。
(1)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细胞生长细胞分裂(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情是细胞核中
出现了________的复制加倍,然后被平均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
(3)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那么
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________。染色体逆时针【点拨】(1)甲图中细胞体积变大,数目不变,表示细胞生长;乙图中细胞由一个变为两个,细胞体积变小,表示细胞分裂。
(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由于它的变化,使得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的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来细胞中的完全相同。
(3)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所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21.细胞不能无限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长得太大,影响生物体的整体美观
B.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变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能力弱
C.细胞长得太大就不能进行分裂
D.若长得太大,相互之间就会挤压,最终细胞会被挤
破【点拨】如果细胞的体积太大,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就不能满足其需要,原因是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大。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故选B。【答案】B22.喇叭虫是一种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具有较强的再生能
力,其形态特点如图所示。某中学生物小组想探究“细
胞完整性是维持单细胞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将100只喇叭虫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不做任何处
理,乙组按照图示进行分割。二、将甲、乙两组喇叭虫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相
同的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甲组喇叭虫存活正常;乙组分割后的喇
叭虫,①③段在一段时间后死亡,只有②段再生出
完整个体,继续存活。
请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设置的甲组喇叭虫为实验的________。对照组(2)在选取实验材料时,没有选择2只喇叭虫分成甲、乙两
组实验,而是选择了100只均分成两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分割后,将甲、乙两组喇叭虫放在相同的适宜
条件下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4)乙组分割处理后的喇叭虫,①③段在一段时间后死亡,
只有②段再生出完整个体,继续存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③所包括的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②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点拨】(1)对照实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所要研究因素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其中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
(2)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所用的喇叭虫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喇叭虫,设置重复组,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3)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4)①③所包括的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②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