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32-33页《搭积木比赛》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了“搭积木比赛”的情境,利用三项比赛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的联系,为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是第三章的起始课,它主要是考察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更深一层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三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更深一层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已经学会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三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经历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左视图观察不准确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块的数量范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想象和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对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6、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讨论
7、媒体资源:
电子白板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一、情境导入
师:课前于老师背两句古诗,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古诗的意思猜到我们这节数学课学习的内容?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真聪明!对,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积木比赛“来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板贴课题搭积木比赛)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激荡起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创设出积极进取的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通过古诗让学生回顾旧知来猜测新知,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探究新知
(一)观察、操作。
1.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
师1:(出示比赛规则)看清楚要求了吗边板贴男生女生
师2:开始第一场比赛。谁来读读?
师3:请大家先认真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再在答题卡上画一画,最后动手搭一搭进行验证。开始。(板书:观察)
师1:好。同学们请坐好。为了方便大家的展示,可以用教具在黑板上拼贴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哪一队来讲讲?
师2:xx队拼出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与题中的立体图形相符吗?加分
师3:在画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师4:这个问题提得好。会提问题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老师为你点赞。那谁能来解答一下。
师5:真的是这样吗?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课件演示)对吗?......根据看到的右面的形状来想象左面的形状。(板书:想象)真棒!
师6:你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好方法,真好!(板书:操作)你们居然想到这么巧妙的办法。
师7:在画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困难吗?
师8:是呀?......谁来解答一下?
师9:同意吗?们这个立体图形摆得不太正,我们从素材库里找一个这样的图形来看一看,当它摆正以后,这个蓝色的正方体就把后面的两个正方体挡上了。所以我们在画的时候就只画了3个正方形。
(二)想象.操作
师1:同学们真棒,居然找到了这么多好办法。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板贴出示: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给你从不同角度看到立体图形的平面形状再还原出立体图形吗?
(板贴出示: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师1:好!开始第二场比赛!在比赛二中(出示教材32页“比赛二”)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项比赛的要求。
师2:这项活动有点难度,请大家带着老师的小提示来完成。看提示,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提示的要求?
师3:听清楚了吗?...好!那我们就看看哪一组找到的方法最多,开始!
活动提示:(多媒体出示)
(1)按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先自己想一想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再搭一搭验证你的猜想。
(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搭法
2.交流汇报
师1:同学们请坐好!谁来讲讲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师2:从正面看和左面看都符合要求吗?同学们真聪明!居然搭出这么多种立体图形。
通过这一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师:同学们真棒,不但搭的准,而且还能总结出你们的发现。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能够搭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请大家想一想最少需要几个?最多需要几个?(课件出示要求)
4师:谁来讲讲?
5师:当我们知道从两个方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时,我们可以确定搭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可以确定搭这个立体图形所用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比赛到现在,有的小队成绩不错,有的小队就要抓住机会加油了!开始第三项比赛(课件出示教材32页“比赛三”)
师:谁来讲讲?
师:还有别的搭法吗?为什么这一次就能准确的说出只有五种搭法呢?
生2:因为这次比赛规定了小正方体的个数-----6个,所以只能有5种搭法。
师:通过第二和第三项比赛,你发现了什么?
生:只知道从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以搭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但是不能准确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只能确定需要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师:同意吗?.......总结的太好了!掌声献给他!谁也能说说?(2-3人)
四人一组
先观察,然后
边想边画
生:读规则:1、全班同学分为男生、女生两队;2、整场比赛采用积分制,每答对一题得一分;3、最后统计得分高的队获胜。)
交流汇报。
生:(利用教具边贴边讲解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情况)
(从上面看有前后三排,前排1个,中间一排1个,后面一排2个)
(从正面看有上下两层 ,下面一层2个正方体,上面一层1个)
(从左面看也有上下两层,下面一层三个正方体,上面有1个在左侧)
生1: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与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反的,我们可以根据看到的右面的形状来想象左面的形状。
生2:我是动手搭出这个立体图形,然后把左边面向自己。最后画出来。(到前面来转动立体图形使左面直对)
生3: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从正面看只能看到3个呢?
生4:从正面看,有两个正方体被挡住了,所以只能画3个正方体。
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搭一搭。
生:(明确规则)............
观察思考
动手操作
小组交流
生:(利用老师设计好的带有拖动克隆属性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生:从上面看到4个,先摆4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是两层,就在上面再摆一个.5个,6个,7个
生1:知道从两个方向看到平面图形的形状,可以搭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生:利用刚才搭出在白板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答出至少需要5个,最多需要8个。
生:(明确提示,先自己试做,再在小组内交流。)
生1:(拖动克隆属性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是5个正方形,就按照要求摆出5个小正方体,然后把第6个小正方体摆在这5个小正方体中任何一个的上面都可以。我搭出5种立体图形)
师:为什么?
因为他挡住了下面的面,一点也不影响从上面观察的样子。
让学生仔细观察五个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左面的形状,并画出来。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学生兴趣高涨,很快完成了画一画的任务,通过这个活动,激活学生的旧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按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在白板上操作,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为了展示出各种不同的搭建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题中给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看谁搭的多,在前两场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独立搭出立体图形,再进行小组交流,这样安排就让学生把前两场比赛学到的知识很自然的就运用上,并能独立总结出他们的区别。
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灵沟通,分享创意,完善结论的宽松环境,顺利实现原有数学知识结构的扩充和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以层层深入,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练习,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
巩固应用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搭积木比赛”XX队领先。接下来就用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快乐搭比拼”,大家敢应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想一想,再画一画。2、讲一讲:(出示教材33页练一练2)
师:谁能说说这个题目有什么要求在(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并说说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思考过程(利用白板作答)
师:还有其他搭法吗?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3、想一想、搭一搭:(教材33页练一练3)
(1)判断/说理(2)/搭
引导学生总结: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
1、画一画:(出示教材33页练一练1)
生:搭
生: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准确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生利用带有拖动克隆属性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第一题是为了配合比赛一,侧重鼓励学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了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此题是配合比赛二,侧重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侧重确定搭建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通过层层深入,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练习,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总结
四、课堂小结(2分)
师:(统计得分,宣布比赛结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
师:总结的真好!其实我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对待任何事情都应像观察物体一样,多方面去了解,才能有准确的判断。下课!
总结本课所学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观察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想象
操作
上面 正面 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