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策略之田忌赛马
教材分析
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优化的实用性。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教材中的情境学生都很熟悉,也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选用优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类似于教材中的问题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
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5分钟)
1.玩扑克牌,比大小。(出示PPT)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质疑:为什么老师总能赢?(此时 渗透“三局两胜制”)
3.揭题:老师总能赢是因为用到了数学中的对策。今天就来学
习有关“对策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策略)
设计意图:用玩牌游戏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提供学习材料。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1、播放故事。(视频播放故事)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请带着下面的问题听故事。
1)共进行了几次比赛?分别是谁赢?
2)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为什么要用自己最弱的马对齐王最强的马?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整理信息。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书上106页的第一个表中补充完整。(同时课件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负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3)抽小组展示汇报结果。
师提示 :怎样找,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呢?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搭配知识来解决问题。
(4)出示课件中的答案。
(5)总结对策。
师:填了这张表格(出示课件),你发现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
生: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师展示这种策略)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有序排列、列举填表、相互对照,从而找到获胜的策略。
3、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师:在第二次比赛中 ,强一些的齐王意外的输给了田忌,很不服气,要求第三次比赛 。(请两 名同学上台扮演齐王和田忌进行比赛,并结合比赛的思想:如何使自己胜?)
师:但这种“最优策略”能顺利实施并取得“以弱胜强”的结局需要满足什么前提条件?
此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导生回答。
(1.是齐王先出,且知晓他的应对策略。2.是做到知己知彼,全盘考虑,从而整体取胜。)
(2)师 小结: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都一一找出来,然后从中找到最好的策略,这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同时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再次有意识的强化了“让对方先出”的策略意识。
4、此时你想对田忌说什么呢?
三、巩固新知(8分钟)
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完成106页的“做一做”(出示课件)
4、完成练习二十的第三题。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分析实施“最优策略”的基本条件。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分钟)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写 一篇数学日记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初步感知策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接下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态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田忌赛马中的对策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探索“最佳对策”的思索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在交流、展示后体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要真正发挥“数学广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需要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在练习的设计上偏重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情景,提高了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