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生物课件: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2课时)(18张PPT+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上生物课件: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2课时)(18张PPT+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0 23:09:5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问题导入
如图是一只青蛙,那么为什么说青蛙是两栖动物呢?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知识点一 代表动物——青蛙
1.蝌蚪与青蛙的区别
项目 蝌蚪 青蛙
生活环境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外部形态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呼吸器官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肺,皮肤辅助呼吸
生活在水中
既可生活在水中,又可生活在陆地上
像鱼,有尾
尾消失,出现四肢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2.观察青蛙
(1)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①青蛙的皮肤________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②青蛙的后肢发达,趾间有________,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裸露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2)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①青蛙的眼睛后面有________,可感知声波;
②头部前端有一对________,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③青蛙的前肢________,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适于________;
④用________呼吸。

鼓膜
鼻孔
短小
跳跃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蟾蜍、大鲵、蝾螈等与青蛙一样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也可在________游泳,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可辅助呼吸。
知识点二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皮肤


陆地
水中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1.作用: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________;蟾蜍毒腺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2.现状:目前,由于________以及________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
知识点三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水域面积
天敌
环境污染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牛刀小试
1、判断
(1)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
(2)青蛙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
×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2.青蛙及其幼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肺和皮肤,鳃 B.肺,皮肤和肺
C.鳃,皮肤 D.鳃,气管
A
[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3.大力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A.以蛙治虫,减少农药污染 B.人类用青蛙作为美食
C.青蛙的鸣叫很悦耳 D.把青蛙作为观赏动物
A
[解析]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产量减少。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易错易混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就是两栖动物。
探究点 两栖动物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情景展示】观察下列图片,认识两栖动物。
【问题探究】蝌蚪和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
活习性方面有哪些不同?
【思考交流】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归纳提升】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形态结构
蝌蚪 只能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有尾,无四肢
青蛙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有四肢,无尾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典例] 两栖动物是(  )
A.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或陆上的动物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的动物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上,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动物
D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解析]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课内小结
两栖动物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现状


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种类
蟾蜍
大鲵
蝾螈





第1课时 两栖动物
课外链接
负子蟾
负子蟾是多分布于南美洲和非洲的原始蛙类。完全水栖性。背、腹部平坦、身体流线型。后足蹼发达。皮光滑。有侧线系统。头小、无舌。眼睑无法自由移动。产卵期间雌蟾背面皮肤软化似海绵状,泄殖腔壁伸到外面形成管状产卵带,弯曲达于背上,雄蟾在雌蟾背上压着产卵带,把卵挤出,压入海绵状皮肤的小窝中,覆以胶质。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中发育,经蝌蚪期,变成幼小的成体后才离开雌体。负子蟾因有这种“负子”的习性而得名。
(共19张PPT)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学习目标
1. 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问题导入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那么它有哪些特点适于陆生生活?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知识点一 代表动物——蜥蜴
1.生活环境
蜥蜴一生都生活在________上。在温暖的日子里,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蜥蜴。
2.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1)颈:蜥蜴的头部后面有______,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颈 
陆地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2)四肢:蜥蜴的四肢________,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3)皮肤: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身体又能减少体内________的蒸发。
(4)呼吸:蜥蜴的________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________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短小
鳞片
保护
水分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5)生殖:蜥蜴的受精卵较____,卵内养料较____并含有一定的________,卵外还有坚韧的________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__________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水环境


水分
卵壳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同属于爬行动物的龟、鳖、蛇、鳄等动物,外形和蜥蜴有较大差别,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_或______;用_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______,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_。
知识点二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卵壳
鳞片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1.有益方面
(1)食用:人工养殖的鳖可以__________。
(2)药用:鳖甲可以________,蛇毒也能________。
(3)捕食害虫:避役能捕食________,其中包括危害林木的昆虫。
2.有害方面
我国约有50种毒蛇,毒蛇能________。
知识点三 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伤人
食用
入药
治病
昆虫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牛刀小试
1、判断
(1)蛇没有四肢,它不属于爬行动物。(  )
(2)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
×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2.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腔肠动物
B
[解析]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其中鱼类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3.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特征的是(  )
A.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C.在陆地上产卵
D.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B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易错易混
爬行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环境的限制,而不是体表有鳞片或甲,能防止水分散失。
[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卵生。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ACD描述的是爬行动物的特征;B项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探究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形态结构的比较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情景展示】观察青蛙和蜥蜴的图片。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问题探究】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比较它们的特征,解决以下问题:
1.它们的皮肤有何特点?
2.它们的呼吸有何特点?
3.它们的生殖发育有何特点?
4.它们都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思考交流】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归纳提升】
青蛙 蜥蜴
皮肤 裸露,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干燥、粗糙,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呼吸 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 用肺呼吸,肺发达
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在陆地孵化
生活环境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典例] 2017·青岛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D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解析] 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课内小结
爬行动物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主要特征



类群
头部后面有颈
四肢短小
皮肤表面覆盖角质鳞片
肺发达
卵表面有卵壳保护



蜥蜴


龟、鳖、蛇、鳄等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食用、药用
捕食害虫
对人有害


第2课时 爬行动物
课外链接
恐龙灭绝的原因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千米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