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植被类型
成熟区
根毛
导管
植物
植被
半干旱
草本
炎热干燥
贫瘠
贫乏
耐旱
高温多雨
常绿
高大
分明
炎热多雨
寒冷
阔叶林
炎热
湿润
常绿阔叶树
温凉
严寒
松
杉
概念 类型 气候特点 植被特点
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______叫做这个地区的_____ 草原 ________气候条件 以______植物为主
荒漠 夏季__________,土壤______ 植物种类______,植被稀疏,非常______
热带
雨林 全年__________ 植物种类丰富,终年______,大部分植株_______
落叶阔叶林 四季______,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 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________
常绿阔叶林 气候比较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为主
针叶林 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以____、____等针叶树为主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______。
(2)对森林资源利用__________,伐优留劣,甚至____________,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________的趋势。
(3)__________使草场退化、沙化。
3.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1)颁布法律法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每年______月_____日定为植树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少
不合理
乱砍滥伐
衰退
过度放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3
12
4.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注意事项
(1)应考虑学校的__________,尽量不要对学校环境布局做____________,最好不要选用________的花草树木。
(2)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要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搭配,做到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楼临窗处不宜栽种____________,以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
实际情况
大的改动
名贵
高低
大小
色彩
疏密相间
协调自然
高大的乔木
(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__________,尽量使校园春有______,夏有______,秋有______,冬季有______。
(4)教学楼大厅及室内应注意盆花和观叶植物的________。盆花和观叶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植物的____________、室内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生长周期
花开
树荫
师生活动
花果
绿
配置
生活习性
环境特点
A
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
B.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
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D.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解析】 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故选A。
【点悟】 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是解题关键。
A
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解析】我国土地辽阔,气候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故选A。
下列关于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
B.尽量增加牧畜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草原
C.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
B
【解析】 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会破坏草场,对可持续利用草原不利。故选B。
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
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己无关
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这对于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不能敷衍了事。故选C。
如图3-6-1为我国科学家对北方地区森林、草地、荒漠地面积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北方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帮助。
图3-6-1
(1)根据图示请找出植被面积和荒漠面积的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场;有条件的地方大兴草原水利;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种植牧草、灌木林和防沙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解析】 草原的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最终会使草原沙化。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是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结果。
1.我国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A
一、选择题
【解析】 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故选A。
D
2.[2018·广西]广西位于亚热带,是一个气候比较炎热的、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解析】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故选D。
D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森林覆盖率低
B.对森林的利用不合理
C.草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
D.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D
4.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但仍是一个少林国家,其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伐优留劣
C.乱砍滥伐 D.以上都是
【解析】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故选D。
A
5.某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建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改造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质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项目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主要的植物
改造前 20种 9% 蒲公英、狗尾草、艾蒿
改造后 38种 25% 芦苇、菖蒲、睡莲
【解析】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气候条件,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A错误;改造前物种的种类是20种,改造后是38种,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B正确;植被覆盖率增加到25%,使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C正确;改造前优势物种是陆生植物,而改造后优势物种是水生植物,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D正确。故选A。
D
6.森林遭到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 )
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某些珍稀植物灭绝 D.以上都可能发生
【解析】 植物能够保持水土,能够使得空气湿度变大,增加降雨量。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将面临水土流失、气候改变的问题,甚至使珍稀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故选D。
A
7.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作用的是( )
A.提供木材
B.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C.调节气候
D.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解析】 森林能为人类提供木材,但这不属于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故选A。
C
8.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
A.退耕还林还草 B.退田还湖
C.生产一次性木筷 D.植树造林
【解析】 生产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故选C。
A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每一抹绿色都会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美好。绿化祖国,人人有责,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
A.植树节 B.国际禁毒日
C.爱眼日 D.世界无烟日
C
10.下面有关校园绿化应注意的问题的说法中,欠妥的是( )
A.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
B.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
C.教学楼大厅和室内应尽量配置名贵花木,适当搭配普通花木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解析】校园环境绿化是以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声、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要使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在教学楼内尽量配置名贵花木、适当搭配普通花木的做法不适宜于校园绿化。故选C。
1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3-6-2所示。请分析回答:
二、非选择题
图3-6-2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________,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
负氧离子
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
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
保护森林,多植树造林
【解析】 (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负氧离子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应该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降低,且降低速度比乙房间快,由此可得出结论: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保护森林,多植树造林。
12.从你得知的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析回答:
(1)东北地区属于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应该属于________型;新疆有些地区夏季火热干燥,植物种类贫乏,属于______型。
(2)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但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相比,仍然是一个________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3)生物课上,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当地的植被情况,请你说出要用的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通过分组调查,最后要写出__________。
针叶林
荒漠
少林
1/4
笔记本
笔
调查报告
【解析】 (1)东北地区夏季温凉、冬季严寒,植被类型是针叶林;新疆有些地区夏季火热干燥,植被种类贫乏,植被类型是荒漠。
(2)我国植物种类丰富,森林总蓄积量、森林总面积位居世界前列。但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如果调查当地植被情况,应用到笔记本、笔。通过分组调查,最后要写出调查报告。
1.我们现在提倡“免用一次性筷子”,其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 一次性木筷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2.在公路两旁的斜坡上,我们常常看到种有许多花草,目的是什么?
【答案】 公路两旁的斜坡,土壤容易流失,如果栽种上花草,植物根系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有效地防止坡地的水土流失。
3.你参加植树活动了吗?请你归纳出植树造林的几个重要意义。
【答案】 参加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有: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③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④消除噪声;
⑤维持碳-氧平衡。
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
“三北”防护林
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从1978年到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七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