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闯关沖刺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闯关沖刺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22 17: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关沖刺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是2.5分,共50分)
1.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 )
A四十箱玻璃由株洲运往炎陵一铁路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住上海一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一公路
D.5万立方米天然气由四川运往湖南一河运
2.图4ー1中序号对应的铁路干线正确的是 ( )

A①为京沪线 B③为京广线
②为院海线 D.⑤为京包线
3.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我国境内的铁路线是 ( )
A.京哈一京广线 B京包一包兰线
沪杭一浙赣线 D.陇海一兰新线
4.读图4-2,当运距在80到550千米之间时,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是 ( )
A空运 B.公路
C.铁路 D.水运
5.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为机动灵活的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6.我国从巴西大量进口铁矿石,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7.一批急教药品欲从北京运往日本,应选择的合理运输方式是 ( )
A.水运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我国将在天津制造体积十分庞大的“长征”五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制成后火箭将被运抵海南省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运用下列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9.在我国东部农耕区,农民饲养的牲畜所属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
A.渔业 B.种植业 C.高牧业 D.林业
10.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小麦一一东北平原 B.棉花一一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一一青藏高原 D.花生一一黑龙江、吉林
11.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 ( )
A.江汉平原一一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一一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一一棉花、油菜、甜菜
D.松嫩平原一一甘能、亚麻、水稻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方种甘蓝、南方种甜菜
B北方ー年一熟制,南方一年三熟制
C.我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D.北方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13.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半干早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势低注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在地形陡、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14.产生图4-3中农作物分带现象的基础是 ( )
A.热量 B.地势 C.水分 D.生产习惯

15读图4ー4,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某种水果的主要分布产区,该水果产区共同的自然优势是 ( )
A.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
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C.地处湿润地区,灌溉水源充足
D.地形起伏大,春旱严重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
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图4-5),回答16题。
16.[易错题]图中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①靠近消费市场②靠近煤矿③靠近铁矿④濒临海岸,便于进口铁矿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我国继中关村之后,在上海建设多媒体谷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A.劳动力丰富
B.环境优美
C.知识密集,高技术人才集中
D.交通便捷
19.劳动密集型工业是消耗劳动力多、原材料少、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业,下列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是
( )
A.玩具 B.电子 C.飞机 D.精密仪器
20.我国农业在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均粮食产量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C.自然条件和上地资源多种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题6分,23、24题各12分,共50分)
21.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部分)"(图4-6),回答下列问题。




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会的铁路线连接起来。
A 郑州 京广线与浙线
B 兰州 兰新线与包兰线
C 株洲 京沪线与陇海线
D 徐州 京广线与陇海线
(2)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九龙到民明旅游,主要乘坐火车,最近便的路线应先坐车到_________(城市)转入________,再先后经过______
线、________线到达昆明,包括终点站此行共经过______
个省级行政中心.
(5)京九铁路从北京到终点_____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
22.读图4-7,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代号)。

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2)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运费最低的是_________,运费最高的是_________.
(3)目前,青藏地区以________(运输工具)最为重要.
(4)小王大学毕业,准备写毕业论文,他从成都到重庆需沿途调查实践,应选择_________(运输工具)。
23.2012年8月,台风“海葵”登陆浙江绍兴,台风过处,树
倒、路阻,设施受损,良田被淹。结合图4-8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海葵”登陆位置位于图中A、B、C、D区域中
的_______;该区域耕地类型为_________.
(2)台风过后,对该区哪种粮食作物影响最大(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谷子
(3)图中D区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为________业.
(4)我国北方很多农业育种公司都选择到海南岛进行育种工作,这主要是看中了海南岛的 ( )
A.农业科技水平高 B灌溉条件良好
C.机械化水平高 D.光热条件好






如图是“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_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
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_______;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________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在A图中,①是___________(城市),②是_________(海)
在B图中,③是________(海港),④是_________(国家)
在C图中,⑤是________(城市),⑥是___________(城市)






























第四单元闯关冲刺卷参考答案
一、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四十箱玻璃由株洲运往炎陵,数量少,距离短,应选择公路运输;2万吨铁矿石属于大宗笨重货物,且武汉和上海都是长江沿
岸的重要港口,应选择水运;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距离远,时效性强,应选择航空;天然气是气体,应选择管道运输。故B项正确。
2.C
3.D解析: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我国的连云港到荷兰的鹿特丹,在我国境内经过了陇海一兰新铁路线。
4.C解析:利用坐标图来比较这四种运输方式的价格高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应为铁路。
5.B解析: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是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具有从“门回到门口”的特点。
6.B解析:本题考査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我国从巴西大量进口铁矿石,需要经过太平洋,因此适宜选择运量大且廉价的水运。
7.D解析:对于长途贵重或急需货物的运输,采用航空运输比较适宜。
8.D解析:从天津到海南,两省市均沿海,且运送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选择海运最合适
9.C 10.A 11.A 12.C
13.A解析: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稀少,适合发展畜收业,若开垦草原,种植粮食,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14.B解析:在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和水分逐新减少,农作物的垂直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应选B。
15.B解析:读题图可知,该种水果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地区,这些地区从温度带上看,属于暖温带,能满足水果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条件。
16.B解析:此题考查了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的工业基地有①辽中南工业基地和②京津唐工业基地:而高新技术比较发达的工业基地有②京
津唐工业基地和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综上所述,两者都具有的应是②京津唐工业基地。
17.C解析:本题考査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故①正确:上海矿产资源短缺,所需的煤主要来自我国北方,②错误;上海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运
便利,铁矿石主要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进口,③错误,④正确。故C项正确。
18.C解析: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在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
19,A 20.C
21.(2)陇海线;沪杭线
(3)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
(4)南昌;浙赣;湘黔;贵昆;3
(5)九龙:南昌
22.(1)D;C (2)C;D(3)B (4)B
23.(1)A;水田 (2)B (3)畜牧 (4)D
24.(1)京津:A;沪宁抗;C;辽中南;B
(2)天津;渤海;大连;朝鲜;南京;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