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不同的视角表现
1教学目标
1.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
2学情分析
从科学意义上来讲,视角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形成的角,当“视角”一词用于美术创作中时,则多指人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观察、思考与表现主题时所采取的不同角度。对于本课来说,由于学生年龄尚小,不可能通过本课而对艺术的视角问题有透彻而全面的了解,因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时的不同角度出发,或俯或仰,或侧或偏,尝试用与平时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平时司空见惯的景象并进行表现,从这样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情致。从而也为将来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不同流派画家的艺术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1
一、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从不同的视角表现》。我们同学都看过国庆阅兵吗?让我们再看一看阅兵的壮观景象吧!
生:好!
师:看完后谁能说出这是从几个角度去表现的呢?
生:两个。
师:同学们在无意中记住了两个,那我们再看一遍,看看有几个镜头,用几个角度表现的吧。
师:现在看清楚从几个角度表现了吗?
生:四个。
师:对了。下面我们这一节课就系统的学习一下物象可以从哪些角度表现,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开始:
生:学习目标: 一.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二.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
活动2【讲授】2
二、学习新课:
1、讲授新知
师: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三张图片都是从哪些角度去表现的。(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看)谁能说出他们都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的?
生:第一张图片从正面看,第二张从上面看,第三张从下面看。
师:老师总结一下,这叫做平视、俯视、仰视。平视是我们向正前方注视; 抬头向上注视叫仰视;低头向下注视叫俯视。下面我们就分组说一说,下列图片都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第一组学生:第一张图片仰视,第二张俯视,第三张平视,第四张俯视
师:回答很好。我们看下一组图片。
第二组学生:俯视,仰视,俯视,仰视。
师:回答的真不错,这么难的问题都难不倒你,我们看下一组图片。
第三组学生:俯视,仰视,平视,平视。
师: 这么复杂的问题你都会,我们看下一组图片。(出示幻灯片)
第四组学生:。
师:回答的太好了,我们看下一组图片。(出示幻灯片)
第五组学生:平视,仰视,仰视。俯视 平视
师:真是太棒了,我们看下一组图片。(出示幻灯片)师: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呢?(同时奖励六祖一颗星星)我提示一下,你们看这个女孩胳臂这部分和她的身体相比比例怎么样?能说出来就奖励两颗星星!
生:胳臂非常长。
师:对了,感觉非常好。而且她的手看起来怎样?
生:很大。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第二课时学的透视,叫做什么?
生:近大远小。
师:我们表现物体不仅要表现出它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还要体现出它的透视效果,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
2、欣赏名画:放映自定义动画1,并在放映时进行解说。使学生理解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最终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创作意图的角度去表现自己最想表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表现出自己最想表现的东西。
3、探究讨论: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例,让我们把今天所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议一议,说一说。同学们也可以把握列举的图片议论一下,三分钟时间。
生: 每组学生都通过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师:讨论后我们发现只要敢于打破常规,主动去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发现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
活动3【练习】3
三、创作作品:
1、学生画一画:
师:我们已经观赏了大量的图片,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作业,并创作自己的作业吧!生:好的
2、教师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评价
1、小组互评。
师:同学们,把手中的画笔放下,小组同学先互相看看作品并互相说说表现的内容。
2、单独展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先评述自己的作品,然后进行他评,主要看作品里是采取什么样的视角进行表现,观察透视是否正确,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创意。
活动4【作业】4
五、总结延伸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延伸:
师: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有了自己的收获,老师也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课。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且和他们一起来分享你的独到观察,欣赏你的作品。还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处处有创意,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