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本试卷共20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第一部分
得 分
评卷人
(1-9题 3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春天像jiàn zhuànɡ(______)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ān shì(______)地睡着。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______)的,笑着,走着。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贮蓄(zhù) 静谧(mì) 粗犷(guǎng) 莅临(lì)
B.枯涸(hé) 梦寐(mèi) 窥见(kuī) 竦峙(sǒng zhì)
C.信服(xìn) 匿笑(nì) 柳絮(xù) 酝酿(yùn niàng)
D.应和(hè) 黄晕(yùn) 干涩(sè) 薄雾(báo)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B.国务院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C.能否刻苦、勤奋地学习,是学生们能否成才的关键。
D.我国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5.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的《春》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出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B.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表现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D.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7.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3分)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8.根据提示默写。(6分)
(1) ,洪波涌起。(《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还有各种花的香, 。(《春》)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 ,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9.口语交际。(6分)
如今正是北雁南飞、瓜果飘香、大地丰收的季节,班上准备进行一次“感受自然,享受秋天”的秋游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吧!
(2)在这次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中,除了秋游活动,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3)假如你与大自然展开心灵对话,想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你会选择哪个朋友?并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部分
得 分
评卷人
(10-19题 36分)
(一)名著阅读。(3分)
10.“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西天取经的正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5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诗颔联写__________,尾联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2分)
12.诗中划横线的两句是千古名句,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请你加以说明。(3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3.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 (4)此数者愈善
14.翻译 (6分)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5.成语______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列小题。(15分)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鲜活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意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趟路的况味?
⑨寂寞趁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见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缘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般的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鳞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的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它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激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息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6.结合全文看,本文题目“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4分)
17.根据②~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分)
19.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
第三部分
得 分
评卷人
(20题,50分)
20.请以《__________的早晨》或《__________的四季》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突出景物特点;③不得抄袭、套用;④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答案及解析
1.健壮 安适 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根据平时的积累,书写正确即可。
2.D
【解析】“薄雾”的“薄”应读“bó”。 故选D。
3.A
【解析】 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拉帮结派: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既与语境不合,适用对象也错误。B.花枝招展:比喻女孩子或事物姿态优美、艳丽,像花枝那样迎风招展的样子。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语句使用拟人修辞,词语使用正确。D.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
4.C
【解析】A.应将“防止灾后不出现大的疫情”中的“不”去掉;
B.“销售、使用、生产”三个词的顺序应为“生产、销售、使用”;
D.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5.D
【解析】A. 比喻;B. 比喻;C. 比喻;D.拟人;
6.D
【解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故选D。
7.A
8.(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混着青草味儿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萧瑟”“酝酿”“涯”等字词的书写。
9.(1)①走进自然,陶冶情操 ②品味秋天的绚丽,体验丰收的快乐 ③拥抱秋天,放飞梦想
(2)①举行以“秋韵”为主题的摄影(摄像)比赛;②办一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手抄报。
(3)示例一:我选择秋水做我的朋友,因为秋水潺潺,像和万物依依低语,那若有若无的音符弹跳在心间,洗涤着心扉,叫人心旷神怡。示例二:我选择大山做我的朋友,因为我敬佩它的不卑不亢,朴实坚强,隐忍厚重。
【解析】
(1)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突出主题“感受自然,享受秋天”,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如“品味秋天的绚丽,体验丰收的快乐”等即可。
(2)活动方案的主题“感受自然,享受秋天”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两个活动形式即可。切忌偏离主题。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活动形式。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如办一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手抄报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首先选择自然界的朋友,然后说明为什么和它做朋友。
10.宝象国唐僧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解析】】考查对名著的阅读。孙悟空离开师父唐僧有三次:第一次是有伙山贼抢劫他们,然后被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唐僧责怪悟空杀生,孙悟空于是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后来孙悟空去龙宫玩,看到龙宫墙上有一幅拜师画,又想到自己拜师的经过和唐僧对自己的好,又回到了唐僧身边。刚好这时观音给了唐僧紧箍咒。第二次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唐僧埋怨他滥杀无辜,孙悟空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后来宝象国唐僧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第三次是“真假美猴王”,假悟空冒充真悟空,被唐僧误会,赶走了孙悟空;后来真假悟空在一起打了起来,被如来佛祖分了出来,孙悟空又回到了师傅身边。据此可作答。
11.船上所见景色、 思乡之情。
12.这两句的象征意义是: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13.(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14.(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15.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解析】
13.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欲”:想要。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良”与“愈”在现代汉语中也分别有“良好”和“越”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虽”“愈”“而”“耳”等字词的翻译。“此非楚之路也”否定的判断句的翻译。
15.一问,考查从文中概括或提取成语难度能力。学生平时应多记忆成语故事,积累相关的成语知识。此故事可概括为“南辕北辙”。二问,“辕”就是车前驾牲口的横木,表示车前进的方向。“辙”是车轮留下的痕迹,表示车走的道路。成语“南辕北辙”,是指本来要向南前进的车却向北行驶。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种实际行动与预定目标相反的情况。
【参考译文】: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北方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走啊?”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即使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罢了!”
16.示例: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含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本文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17. 示例:兴致勃勃 后悔莫及(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趟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9.示例:①要取得辉煌的成绩,必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努力。②柔可以克刚。③生命在于运动。
20. 写作点拨。
【解析】本题为二选一形式的半命题作文。题目“《____ 的早晨》或《_____ 的四季》”。首先结合自己的作文素材积累,选择一个较熟悉的,补全题目即可。如:《 ___ 的早晨》,要求学生扣住某地的早晨的特定景物,特定场景,抓住具体的特征,充分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点拨】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