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知识 巩固训练
1.英国历史上的《大宪章》的颁行对英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加强了英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B.确立了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C.给王权设定了界限,推动了英国民主制的发展
D.确立了议会主权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新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政权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执政,二者地位平等
5.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6.“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7.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8.《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9.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内阁成员由国王提名决定 ③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④首相有解散议会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
10.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
①君主立宪制 ②责任内阁制 ③政党政治 ④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名。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舰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2:18世纪前期在英国形成的政治制度中,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首相身兼政府首脑,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一切阁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材料2反映出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
(2)范例:2010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7周年。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为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一边。
阅读上面范例,根据材料2分析下列问题:①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②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如果女王伊丽莎白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
(3)材料1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第三单元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课前分组搜集相关史料,并用时空发展示意图的形式展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养成“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
3.通过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感悟英国制度创新过程中和平、渐进、改革的特点和传承、妥协、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和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设计思想】
本课是针对高二学生所设计的一节复习课,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复习教学要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基于这两点,在把握本课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素养3:历史理解,素养4:历史解释,素养5:历史价值观),我重新整合教材,把本课整合为时空观念——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和历史价值——英国的制度创新之启迪三部分讲解。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课下预习成果,采用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国王地位的变化、议会权力的变化和内阁的形成与发展四部分的时空发展趋势,让学生获得基本时空概念;通过看历史图片、听历史故事、读历史片断、思历史趋势等四个环节让学生得出: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国王、议会、内阁和首相之间的关系及君主立宪制特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结合英国政体发展特征谈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以及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启迪,教师总结。由此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责任内阁制和议会的关系。
难点:理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的过程。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在教学中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创新情境、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并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资源】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和学生搜集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时空观念: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
国王地位的变化
2、议会权力的变化
3、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二、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1、由君主下移到议会——议会主权
2、由议会下移到人民——代议制民主
三、历史价值:英国的制度创新之启迪
【授课过程】
【课前探究】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探究小组,分别搜集有关英国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并尝试用时空发展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境导入】展示一幅世界地图
师:从整个世界而言,亚欧大陆的两端有两个可以同称“伟大”的国家,一个代表东方,一个代表西方。这两个国家是……
生:中国和英国。
师:英国人常说,中国有“四大发明”,分别是……
生: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师:英国有“三大贡献”,哪位同学知道?
生:英语、工业革命和议会制。
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当今英国的繁荣强大呢?有学者认为,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制度创新。
那么,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又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它对当今中国的制度建设有何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基于历史视野下的学科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概念解读:历史视野就是从历史的长度、历史的高度、历史的角度这三个维度出发,达到时空观念、历史阐释和历史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
素养1 时空观念—-自我学习(知识脉络梳理)
师:首先,让我们先用时空观念对本课知识脉络进行一下梳理。
按照课下所分配的预习任务,请第一探究小组展示他们在课下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英国宪政发展历程。
(第一探究小组组长代表小组展示资料。)
【设问】从英国宪政历史的发展来看,英国的政治制度由哪些权力构成?(国王、议会、内阁)。
过渡:他们的权力在英国历史上是如何变化的?有请第二探究小组展示他们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国王地位的变化。(第二探究小组组长代表小组展示资料并讲解不同时期国王地位的演变趋势。)
师:感谢第二探究小组同学。他们不仅搜集到了丰富的资料,还根据资料绘制出了国王权力的演变趋势。这个示意图虽然不是特别精确,但大体上能反映出国王权力的发展动向。请大家仔细研究国王权力变化时空示意图,思考:
国王地位在17-19世纪的变化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有限王权/王在法下/王权受到限制)
过渡:英国议会权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变化的呢?有请第三探究小组展示他们在课下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议会权力变化。(第三探究小组组长代表小组展示资料。)
师:感谢第三探究小组同学。他们所搜集的资料基本呈现了议会从产生到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大体过程。
【设问】英国议会自产生以来,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权力不断上升)
通过议会权力的变化,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议会主权 )
过渡:请第四探究小组展示他们所绘制的内阁形成与发展的时空示意图并予以解释。(第四探究小组组长代表小组展示资料并讲解内阁形成与发展历程。)
师:感谢第四探究小组同学。示意图非常精致,讲解也非常清楚。下面请大家仔细研究内阁形成与发展的时空示意图,并思考:
1、内阁成员的产生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国王任命到议会产生)
2、内阁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对国王负责到对议会负责)
3、这实际上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内阁为议会负责。)
过渡:从以上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其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由国王、议会(上下两院)、内阁这几部分组成,只不过国家权力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将通过四个环节呈现几段史料来阐释一下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规律:
素养2 历史阐释——自我感知(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环节一 看历史图片
课件展示
【设问】看历史图片一并结合文字,思考:
《大宪章》的颁布使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权受到法律限制)
《大宪章》给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留下了什么传统?(限制王权)。
课件展示
【设问】仔细观察图片,这幅画将女王摆在整幅画的最后面,且占据很小的空间,而将议会放在前面。这暗示了什么?(暗示着拥有巨大权威的女王仍要受到议会的节制。)
课件展示
【设问】阅读史料三,请思考:《权利法案》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颁布的?(光荣革命后)
《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权利法案》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选举权、言论权、集会权)
过渡:由此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经过了曲折迂回的探索追求,终于创立了一种英国式的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国王虽被置于议会之下,权力受法律限制,但仍有一项大权在握——行政权,那么这一权力又是如何转移的呢?
环节二 听历史故事
课件展示
下面请同学们听几则历史故事,要认真体会一下,国王手中的权力呈现了怎样的走势?(由珍惜到无可选择到主动让出,由此,国王逐渐退出了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环节三 读历史片断
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请认真阅读以下两个历史片段。
课件展示
1、认真阅读 “48小时首相”的故事,请回答:内阁成员与首相之间是什么关系?
2、认真阅读“最年轻的英国首相”的故事,请回答: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几则历史故事,请大家重点理清四组关系:
首相与内阁的关系: 共进退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
国王与首相的关系: 形式任命
发生矛盾后的关系: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或内阁集体辞职
通过以上分析,关系已经理清,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张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关系示意图。
(学生绘制并展示讲解自己的示意图,教师点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权力重心由君主转移到议会)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课件展示
英国议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什么趋势?(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选举权力的不断扩大或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等)
由此可见,英国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家权力重心由议会转到人民)
总结:通过对以上史料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体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 “两个不断下移”,即由君主下移到议会——议会主权;由议会下移到人民——代议制民主。
素养3 历史价值——自主感悟(英国制度创新之启迪)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议会制度、两党制)。
根据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和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英国式民主政制具有哪些发展特性:(自发、首创性,和平、渐进性,传承、灵活性,连续、稳定性。)
英国不仅为自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也为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从时间上穿越了几百年,从空间上蔓延到了全世界。英国的制度创新对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哪些启迪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学生谈启迪,教师总结)
????
总结:英国制度创新走的是和平、渐进、改革的道路,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抉择,但总体而言,英国的道路是成功的,成为世界上最早步入现代化的国家,并且迄今为止,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英国人选择政治制度奉行了渐进主义和改革主义。
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当今中国来说,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课件30张PPT。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国的制度创新 ——基于历史视野下的学科核心素养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国的制度创新 ——基于历史视野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视野把握历史的长度——时空观念
把握历史的高度——历史阐释
把握历史的角度——历史价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
素养1 时空观念——自我学习
知识脉络梳理
从英国宪政历史的发展来看,英国政治制度是由哪些权力构成的?
它们的权力是如何变化的?
素养1 时空观念: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
17-19世纪国王地位的变化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有限王权素养1 时空观念:国王地位的变化 议会权力的变化? ——议会主权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素养1 时空观念:议会权力的变化——对议会负责议会多数党组阁 国王任命(国王的咨询机构) (行政机构) 18C前后内阁成员的产生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素养1 时空观念: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内阁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特点)?思考:
素养2 历史阐释——自我感知
环节一 看历史图片
史料呈现——“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1215年,伦敦25名贵族强迫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主要内容包括国王在所有重要事务上必须征求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历史图片呈现之一
《大宪章》的颁布使国王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在画中,画家将女王摆在整幅画的最后面,且占据很小的空间,而将议会放在前面。
思考:这暗示着什么?
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在举行议会历史图片呈现之二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第1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4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6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历史图片呈现之三(1)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第8条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9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第13条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利?由此确立何种政体?1689年《权利法案》签署选举权言论权集会权历史图片呈现之三(2)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素养2 历史阐释——自我感知
环节二 听历史故事
安妮女王的烦恼乔治一世的无奈威廉三世的自大 珍惜权力 无可选择 主动让出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听历史故事,体会国王权力呈现了怎样的走势?
素养2 历史阐释——自我感知
环节三 读历史片断
片断一“48小时首相”
1746年,国王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首相,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请回答:内阁成员与首相之间是什么关系? 内阁全体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集体辞职;或者由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片断二“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请回答: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请画出责任内阁制的结构图
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首相与内阁:内阁与议会:国王与首相:出现矛盾后:共进退向议会负责形式任命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或内阁集体辞职国 王 议 会 首 相 内 阁负责共进退形式负责(政府首脑)(权力中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政府)多数党领袖(国家元首)形式任命监督负责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素养2 历史阐释——自我感知
环节四 思历史趋势
权力重心下移之一 ——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英国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英国议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什么趋势? 权力重心下移之二 ——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英国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素养2 历史阐释:英国国家权力重心的变化 由君主下移到议会——议会主权
由议会下移到人民——代议制民主
素养3 历史价值——自主感悟
英国制度创新之启迪
君主立宪制度 “开政体制度之先河”
责任内阁制度 “近代民主管理方式之样板”
议会制度 “近代议会之母”
两党制度 “现代政党之表率”
素养3 历史价值 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分组讨论:
英国的制度创新对我国的政治文明
建设有哪些启迪?素养3 历史价值:英国制度创新之启迪自发、首创性
和平、渐进性
传承、灵活性
连续、稳定性英国民主政制的发展特征 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