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制作封面和封底(1) 教案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制作封面和封底(1) 教案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21 08: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作封面和封底》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制作电子报刊的封面、封底,然后合并,学生要合理运用图文混排进行排版。这部分是电子报刊制作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电子报刊成型,学生看到成果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制作了卷首语、目录页、正文页,对word中的知识已经学习了,学生基本掌握了文字、段落的排版、图片的排版等技巧,但对于图文的混排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节课重在讲解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与技巧以及整体作品的风格协调处理,培养学生的综合使用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
2)、掌握封面、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
3)、掌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4)、掌握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5)、掌握文字、图片等组合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封面、封底样张,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封面、封底组成元素和制作的方法。
2)、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封面、封底,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封面、封底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通过为设计封面、封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作美。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制作封面、封底,进一步学会综合排版技术,能够制作个性的杂志。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封面、封底的组成。
2、封面、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
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和编辑方法。
2.教学难点
1、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2、作品各元素色彩、大小、风格的协调。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索学习,分层教学,积极协作学习
■课前准备
封面封底素材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一本杂志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页、封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封面、封底。
引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为后面完成任务打下基础。
封面、封底组成
教师展示封面、封底样张,引导学生思考封面、封底上都包含哪些元素。
看样张,思考总结。回答封面、封底所包含的元素:
封面:杂志名称、图片、出版社名称、热点文章的题目、期号。
封底:图片、编辑设计者姓名信息、条形码、价格。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制作方法
教师结合前面已学习的word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实现各元素的方法。
请同学回答哪些方法实现: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调整大小、颜色。
标题的制作:利用艺术字
其他不同位置的文字信息:利用文本框
颜色背景:自选图形
教师提问:插入图片和自选图形填充图片有什么区别,各能实现什么效果?
学生思考问题,进一不明确不同工具使用的技巧与实现的不同效果。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制作方法,同时复习前面学习的内容。
通过对比思考,进一步认识不同工具实现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
课堂任务
分组:同桌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一个做封面,一个做封底。
布置任务:
任务一:小组伙伴分工,讨论内容和排版风格,确定任务。
任务二:尝试使用前面分析的方法,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上交作业。
学生讨论、分工完成任务。遇到问题伙伴之间相互帮助。
教师巡视,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如图文混排的关键问题、各元素比例问题等。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解决问题。
布置提高任务:
任务一:利用文字、图片的组合优化自己的设计。
任务二:将两个人的作品合并,进一步调整,统一风格,使作品更完美。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通过过程中问题解决,巩固学生的知识。
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作品评价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师生共同点评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为杂志设计了封面封底,很多同学都完成的非常好,封面、封底看似简单,其实用到的工具很多,涉及的命令也不少,你们都用的哪些工具?处理好图文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忆自己的制作过程,回答问题,总结制作的技巧。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共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图文混排的关键所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