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2.掌握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辅以对比法,案例法等其他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化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和就业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上一节学习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深入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本教材内容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化。这部分内容分为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一是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确城市化内涵是学习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的基础,弄清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有助于加深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有助于明白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内涵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1.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新课导入】: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城市化的知识。说到城市,我们并不陌生,就生活在济南这样一座特大城市里,所以,要想了解城市化,从我们身边看起就可以。
【学习过程】:
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并作简单解说:济南老城区、济南新城区、奥体中心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片,思考这座城市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答案做客观、鼓励性评价。)
(师)归纳:对,同学们说到的这些变化就是城市化的内涵,请大家看到学案,在城市化的定义里,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即人口的集中、地域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四个指标,与人口城市化有关的两个: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与地域城市化有关的两个:城市规模、城市数量,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标。
活动结论:城市化的内涵与标志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的城市入手,启发和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对城市化概念的学习,为世界城市化进程做好知识铺垫。)
(转)城市化是世界性的潮流,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那么,世界城市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城”长的进程。
探究一:认识城市化进程曲线
课件展示图表资料: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师)指导学生掌握读图表资料的一般步骤。
读图,分析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做针对性点评。
呈现答案——及时小结、落实知识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读坐标图的方法,并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和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师)(转)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都要经历这么三个阶段,只不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目前处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探究二: 应用城市化进程曲线
活动:对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分析图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3. 到2020年,各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
4. 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中心发言人发言,老师做针对性点评,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引领性点拨。
表格中最后一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因在必修三教材2.5节将做详细学习,故此处仅做简要说明。
(师)(转)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如果用刚学过的“S”型曲线来描述各自的进程,又该如何绘制呢?
学生描述形态,课件做对应性展示。
(师)问: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呢?与哪一类国家更接近?为什么?
(生)回答
(设计意图:活动内容是对“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规律的实际应用,意在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读图析图的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师)(转)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的早,城市化开始的也早,所以,发达国家城市化肯定经历了发展中国家不曾经历的阶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探究三: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自学教材P35的阅读资料,在图中分别画出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学生上台绘制,错误之处由其他同学改正。老师及时小结,落实知识点。
(师)补充讲解两点①出现城市带、城市群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借助人口迁移的知识,利用推拉力理论,结合PPT动画设计,巧妙突破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这一知识难点。)
(师)(转)城市化进程是不是越快越好?很显然,不是,过快的城市化会给城市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
探究四:“城”长之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合作讨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探究结论:(开放性答案)
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言。老师做鼓励性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使学生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产生更深切的感受。
(师):城市化是把双刃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我们要趋利避害,将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活动设计注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探讨解决方法。老师点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课堂小结:
(师)我们从三个方面学习了城市化的知识:表现、进程和烦恼。这三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个概念、一条曲线。一个概念包含了城市化的三个内涵,一条曲线揭示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借助它,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呈现的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布置学生完成随堂检测。
? 结束学习
课件28张PPT。第二节 城市化“城”长的表现 城市化的标志“城”长的进程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时间城市化水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减慢甚至停滞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较低,速度较慢发达国家:时间早,如英国于1800年或之前,美国1825年左右;
发展中国家:时间晚,如中国于1978年左右。英国、美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中国城市化的速度较快,水平较低。
1.上图所示国家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2.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3.到2020年,各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4.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英国、美国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
中国城市化发展可能加快。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带、城市群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①人口增长快,
对土地压力大
②生活条件差
③自然灾害
……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更高的经济收入
③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拉力推力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速公路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
③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
…… 拉力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交通拥堵
③用地紧张
……推力“城”长的烦恼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 电磁污染 噪声污染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等
城市住宅问题:住房紧张、住房条件差等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紧张、贫困、社会治
安差等防治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加强绿化,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分散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评测练习】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下图回答1~2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 B.20%
C.30%? ? D.40%
2.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右面“你是从城里来的吗?”漫画,回答5~6题。
5.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6.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