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6*《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11:30:47

文档简介

16 孤独之旅
一、巩固基础
1. 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捆扎( ) 撩逗( ) 胆怯( )
掺杂( ) 旧茬( ) 戳破(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前行是chún cuì(   )的。
(2)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xī nào (   )的可能。
(3)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qū chú(   )杜小康的恐慌。
(4)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缕地chān zá(   )在芦叶的清香里。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二、思考探究
4. 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请你结合文章,读读你喜欢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谈谈它的作用。
5. 回忆你的成长历程,请将在你的成长道路上对你的“长大”有较深影响的一件事用一段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zā liáo qiè chān chá chuō
2. (1)纯粹 (2)嬉闹 (3)驱除 (4)掺杂
3. A 解析:A项把热气比喻成炊烟;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C项和D项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示例:例如文章暴风雨来临前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其作用是:(1)写出了暴风雨来临时天气的恶劣,渲染了可怕的气氛;(2)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杜小康的成长以及变得坚强作铺垫。
5.略。(学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有真情实感即可)





16 孤独之旅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是部编新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边读边悟
(1)预读课文。要求:疏通大致情节,划出精彩细节和优美的句子。
(2)体会这些句子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贵有疑
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同学们,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成长。(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三、默读课文,感知孤独之旅
(一)自由默读课文,说说“孤独之旅”是怎样一个故事?
1. 说说“旅”的含义?
明确:
离家在外,居留他地。
远行、历程。
远离家乡的放鸭生活。
痛苦的历练。
成长中的苦难生活。
孤独之旅的心路历程。
一次美好的长大。
“孤独之旅”指孤独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2. 说说“孤独之旅”是怎样一个故事?
明确:
一个表现人物命运发生陡转的故事。
一个以水乡生活为背景的流浪故事。
一个以芦荡为场景的父子牧鸭的故事,强调命运场景。
一个用生动景物描写烘托“孤独之旅”的故事。
一个表现儿童经受苦难而坚强成长的故事。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成为强者。---曹文轩
(二)读完故事,你从杜小康的经历中获得怎样初步的感受?请找出两个关键词。
明确:
孤独与成长
四、品读课文,感受孤独的力量,体会成长的神奇
(一)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练。---曹文轩
1.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思考: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看看和别人圈点勾画的地方是否一致,交流自己的看法。
3.生展示,师点拨补充。
明确:
“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软弱、恋家
“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克服想家,展望未来
“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
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总结:
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二)离开风景,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曹文轩
1.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请赏析下面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片断一: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片断二: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片断三: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2. 生自选课文片断阅读,边读边思考并写下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明确:
片段一:第一层概写一笔,第二层细写几笔,写声音、颜色、力量,人的心理感受。片断三也是如此写法,我们就学到了怎样展开景物描写的方法:概写与细写要有机结合。写景表现人物,为人物服务。一是渲染氛围,二是推动情节发展,找鸭子,三是衬托人物,写出了杜小康从恐惧到坚强勇敢的成长过程,用恶劣的环境加以象征。
片段二:月亮蓝天的描写,进行了鲜明对比,黑暗过去了,明亮的月光出现了。从杜小康的心理感觉上写,用月亮、蓝天、明亮来写杜小康成长的快乐、高兴。“雨过天晴”,表现人物心情的美好,引出生动细节,舒缓故事情节---“想起了妈妈,想起了油麻地”。
片段三:照应全文,文中处处写鸭,引出鸭子下蛋,明写鸭暗示杜小康,隐喻他的成熟。
总结: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屏幕呈现) 增加美感,设置情景,以辽阔水乡为背景,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表现象征主题。
五、体验拓宽
? ??请学生选择一个话题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 ??话题一: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结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 ??话题二: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 ??话题三: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六、教师寄语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七、作业
读一读《草房子》吧!





附: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孤独 力量

成长 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