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14:10:52

文档简介

一、巩固基础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请你从点滴积累做起吧!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h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离的很远,视觉模糊,看不清楚。)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接触困苦。)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 ,原名 ,字 。
我们以前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 ,小说 。
4. 本文运用 的论证方式,采取 和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思考探究
1.读下面的材料,想想假如你是李悝的话,你会做出怎样合理的解释呢?
战国初期的魏国有一位大臣叫李悝,一天,魏文侯问他:“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悝马上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魏文侯一下子迷惑起来,屡战屡胜怎么能跟灭亡联系在一起呢?他不解地问:“屡战屡胜是国家最吉利的事,怎么会使国家灭亡呢?”

温馨提示:
用精辟的语言,从同一个事情中推出与对方论证截然相反的意思。既直接驳倒对方,又直接确立观点,这就是反推论证。在诸多的论辩方法中,反推更能造成出乎意料的征服效果。因为一种道理用反推的方法讲出来,对比极其强烈,令人回味无穷。
2.小小演练场
某中学开展一次辩论活动,正方的观点是“网聊是一种有价值的聊天方式”,反方的观点是“网聊极其无聊,危害也不小”,请你为其中一方,写一篇简短的辩论词,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字数不少于80字。
温馨提示:
写辩论词时,可以采用立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驳论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选自《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写法灵动,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介绍)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字形和字义)
搽 诓骗 前仆后继 脊梁 玄虚之至(字义)

(3)议论文的三要素
2.边读边悟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兴盛、腾飞的坚强战士。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一)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鲁迅写此文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战”。可见健康的恶化与精神的压力并未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二)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读音:
选两个学生投影显示积累的词语:
(二)学生速读课文,参考预习提示标出正确的论点和论据,明确文章的论点: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四、精读课文,对话文本
(一)诵读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明确:
⑴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褒”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断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⑵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这段文字也可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
(二)品读6~8段,讨论探究:
1.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2. “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7、8段热情歌颂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2.“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第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多媒体显示: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如和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策。1931年9月到12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请愿运动。
许多热心的青年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难坐,露宿了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达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过训练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
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地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 。
(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三)学生齐读第9段,研讨以下问题: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学生明确:“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教学总结】
本文的写法很独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说理全面、深刻、有力。
【写法探究】
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
历史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国的脊梁”?
【布置作业】
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驳斥以下论点
1.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2.读书不如经商 打麻将益智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

立 人

“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