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范进中举
一、巩固基础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中举( ) 作揖( )商酌( ) 拙病( ) 相公 ( )
兀自( ) 带挈( )名讳( ) 桑梓( ) 啐在嘴上(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屠户把银子 (拿 捏 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舒 伸 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 缩 放)了回去,往腰里 (揣 塞 放)。
3、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手法。
(1)“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
(2)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
(3)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4)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二、思考探究
4、 “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
5、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语句。
⑴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
⑵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
参考答案
略。
攥、舒、缩、揣
(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外貌描写 (4)心理描写
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
⑴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水灌了过来。
⑵众人拉他不住。
22 范进中举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第六单元第2篇文章,节选自《儒林外史》,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范进中举时的种种丑态和趋炎附势的众生相,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本课要学习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探究小说主题;赏析文中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探究小说主题;
2.赏析文中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字样组织语言,用主谓句,以主人公范进为叙述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和周边人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试着概括一下人物形象。
(3)范进发疯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 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3、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资料助读:秀才和举人的差别有多大?
明清时期,经过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合格的童生为秀才,也称生员,俗称读书人。优秀者可以入县学府学读书,就是进学。国家政权给予一定钱粮,以支持秀才继续学习。中了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一般案件不受刑。民间称为相公,可出任官员幕僚,或者当私塾先生,或者給大户人家做管家、掌柜之类的客卿。
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推荐为基层有品小官,通常是九品巡检、司库、税目、主薄一类的小官。条件好,或者老师说话硬,资源多的举人有可能当上八品的县教喻,类似于县教育局长。也具有资格开办学校,或者为高级官员当幕僚,为今后的从政发展做出预备与人脉积累。
二、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默读全篇,在最短时间内提取课文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节,然后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字样组织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首先,范进中秀才回家,胡屠户贺喜。
接着,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参加乡试被骂,偷偷应试。
然后,发榜之日,家里断炊,范进去集上卖鸡,来了喜报,范进喜极而疯,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
最后,张静斋来访,赠金赠房,范进社会地位提升。
三、合作探究
1、寻“变”——请同学们带着发现的眼光读课文,你能捕捉住文章里人物的变化吗?
2、说“变”——在学生充分朗读发现之后,集体交流寻读所得。
明确:
(1)范进的“变”:身份、地位、家境、对胡屠户的态度在变;
(2)胡屠户的“变”:对范进的称谓、长相评价、才学理解、贺礼、举动在变;
(3)众乡邻的“变”:中举前范家断粮卖鸡无人过问,中举后殷勤送礼,奔走效劳;
(4)张乡绅的“变”:中举前不屑一顾,中举后巴结讨好。
3、议“变”——胡屠夫、众乡邻、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范进的痴迷科举与这有没有联系?
明确:众人之变的外在表象背后是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对有钱有势的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者冷漠无情的实质。
品味语言
赏“变”——本文语言极具人物性格,其讽刺艺术登峰造极,对范进中举前的猥琐悲凉和中举后的神魂颠倒,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进行了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描写。
赏析: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启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分4层展示范进因喜而疯的过程: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第四层写疯走上集。“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
作者运用夸张修辞和动作描写,强化了讽刺效果,描写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
这里主要通过揭示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说不要,暴露了胡屠户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2、读“变”——选择文中某一处最典型的最鲜明的变化读一读,读得夸张、生动些。
预设:先自由读胡屠户的骂语、胡屠户的赞语、张乡绅的语言,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胡屠户和张乡绅,边说台词边模仿。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添加细节,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