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课件:八年级下册册古文精析精炼—大道之行也(幻灯片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课件:八年级下册册古文精析精炼—大道之行也(幻灯片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19: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八年级下册古文精析精练大道之行也《礼记》第一部分 课内文言文精析精练全文精析【字词解释】
行:施行。为:是,表判断。 
与(jǔ):同“举”,推举,选举。  
修:培养。  
(独)亲:意动用法,以……为亲,抚养。
(其)亲:指父母。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分(fèn):职分,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
闭:闭塞。兴:兴起。
乱:指作乱。贼:指害人。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评析】全文分为三层。第一层至“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至“不必为己”,写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指出大同社会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考点解析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直接
默写
名句默写①“大道”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社会的纲领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谋”和“盗窃乱贼”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理解
默写①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同“鳏”,老而无妻的人)通假
字词类
活用字词积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
②不独子其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
③使老有所终(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④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⑤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⑥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内容理解《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主旨
感情总结构
梳理文章第一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是总写分接着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总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1. 层次分明:文章第二层(“故人不独亲……不必为己”)全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共有四组,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最后一组谈“货”“力”,层次分明。
2. 表达形象:如排比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了“大同”思想的中心。续表
内容
精析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
2.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
3. 选举社会管理者的标准是“ ”和“ ”,即要求“ ”
(用成语填空)。
4. 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 ”和“ ”等诸多黑
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 ”的和平安定的
局面。课内文言文阅读精练一 句子默写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贤能德才兼备谋盗窃乱贼外户而不闭二 字词解释(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选贤与能( )
2. 故人不独亲其亲( )
3. 讲信修睦( )
4. 男有分 ( )
5. 女有归( )
6. 货恶其弃于地也( )
7. 谋闭而不兴( )
8.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动词,以……为亲。 父母同“举”,推举培养职分,职守兴起女子出嫁指作乱害人的事憎恨,憎恶(二)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 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大道之行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外户而不闭
D.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B1.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但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奸邪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内容理解简答题。
1.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 孔子宣扬的“大同”社会能成为现实吗?你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四 内容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是与否都可。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中“大道”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
的理想状态。
B. 文章最后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
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
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C.《大道之行也》侧重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
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D.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奉养父母,
抚育儿女,社会便能和谐友爱。D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不辨“饧”“锡”金华戴元礼①,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②,酬应不闲。元礼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扣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③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饧”“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
(选自《金台纪闻》)
【注释】①戴元礼:明初名医,曾任御医,著有《证治要诀》等医书。②溢户:塞满家门。③饧(táng):古“糖”字,一般指软糖。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酬应不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 意必深/任意东西
C. 日往观焉/吾日三省吾身
D. 世胡可以弗谨哉/胡不归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元 礼 意 必 深 于 术 者 注 目 焉 按 方 发 剂
皆 无 他 异。
3.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读书学艺必须严肃认真,不能马虎应付。/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