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C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漳州18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甘当螺丝钉的精神”源于(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雷锋.
2.(2019扬州13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019武威 4.)“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 B C D
4.2019咸宁6 .)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5.(2019临沂13 .)如图所反映的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6.(2019赤峰10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中“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7.(2019无锡 11.)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曾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 )
A.邱少云 C.焦裕禄 B.邓稼先 D.王进喜
8.(2019怀化18 .)我们怀化许多学校把每年三月作为学雷锋活动月,主要是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
A. 献身科学 B. 乐于助人 C. 秉公执法 D. 创新精神
9.(2019菏泽10 .)“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
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一国两制”的实践
10.(2019梧州 9.)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1.(2019永州17 .)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停止探索复兴道路的步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12.(2019定西 7.)“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3.(2019东营13 .)右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封面。这部宪法是在下列 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4.(2019东营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
①“一五计划”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9南平19 .)右图照片见证的历史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改造
C.手工业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6.(2019南平20 .)“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遗言中的“我”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17.(2019南平21 .)右图宣传画的背景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西藏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
D.“一五”计划实施
18.(2019河南9 .)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 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 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 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 己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 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19.(2019株洲19 .)以他的名字名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就是( )
A.邱少云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20.(2019滨州 12.)右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21.(2019岳阳41 .)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22.(2019齐齐哈尔13 .)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发展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二.材料题
1.(2019内蒙古18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1)作为历史资料的这枚“纪念章”至今已保存了多少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材料二
开国大典
(2)照片“开国大典”拍摄于什么时间?毛泽东在1956年的这次“发言”针对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4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哪些具体内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出两点即可。3分)
2.(2019南通31 .)(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
(1)简述1949年至1956年底,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5分)
(2)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整特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66年2月7日 《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棣同志学习》
1978年12月23日 《把会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992年2月24日 《改革的步子再大一点》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回答,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社会主文建设两个时期的主要特征。(2分)
(3)上表中,1978年12月25日发表的社论的背景是什么?展望未来,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一天的《人民口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3.(2019安顺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 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南昌起义的枪声, 揪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1)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1分)写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
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分)
(2)“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3)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求至少答出两点)(2分)
4.(2019梧州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重工业 钢(万吨) 135 535 296
轻工业 棉布(亿米) 38.3 50.5 32
材料二 1978年~1984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单位:吨)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年 4亿 626万 1191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材料三 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扩大向城市反射,开创“城中有我,我中有城”的局面,……对于中国的乡镇企业,英国路透社说:“中国在乡镇工厂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在发展中国家是独树一帜。
——摘编自应佳洁《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的作用。(4分)
5.(2019北京31 .)(13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⑤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导致了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1)用材料一的史实, 说明以下观点。(3分。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
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 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2)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1分)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1 分)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2分)
材料四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初开始,内燃机拖拉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拖拉机。20世纪40~50年代,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拖拉机及电力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土壤和作物得到精细准确的管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
——摘编自夏俊芳《现代技术革命与农业机械化》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上半叶农业生产的变化及背景。(2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新特点。(1分)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图一 图二 图三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5)依据材料五,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1分)任选两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2分)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C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C D B D C B A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D D A C C B B A B
二.材料题
1.(2019内蒙古18 .)【答案】
(1)10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49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坚持党的领导;政策要符合实际。
2.(2019南通31 .)【答案】
(1)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2分)
(2)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分)《中国历史新纪元百年回眸》;2049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3.(2019安顺9 .)【答案】
(1)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2分)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覚醒、空前的民族团結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如答到国共合
作抗战给1分)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
(4)坚持中国共声党的領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努カ发展经济;増強
国家綜合国力;维护国家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乂道路等。(2分)(答到两点即可給2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4.(2019梧州 17.)【答案】
(1)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增长较快;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2)和粮食作物产量增幅相比,经济作物大幅度提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3)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交集,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民转岗再就业”的关键,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
5.(2019北京31 .)【答案】
(1)①②;(1分)④③:(1分)
(2)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较为落后;秦孝公锐意改革。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秦国国力増强,为秦统一六国莫定基
础。(1分。答出1点即给分)
(3)北方农作物传入南方:南方人ロ增加: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先进生产工具推广)。(2分。答出2点即给分)
(4)变化:农业机械动力由蒸汽机转变为内燃机、电力。(1分)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1分)
新特点: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1分)
(5)共同现象:粮食产量提高。(1分)
农业政策:(2分)
图一:实施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图二:开展农业合作化,适合当时中国国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图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
会议上的发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