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13 页)
2018-2019 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3 分)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2,3,4 B.4,5,6 C.6,8,11 D.5,12,13
2.(3 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3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3 分)下列各图象中,不是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的是( )
A. B.
C. D.
5.(3 分)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 30 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
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 25~30 之间的频率为( )
A.0.1 B.0.17 C.0.33 D.0.4
第 2 页(共 13 页)
6.(3 分)下列命题中:①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⑤一锐
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7.(3 分)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20,两邻边之比为 3:4,则矩形的面积为( )
A.56 B.192
C.2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3 分)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 CEFG,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
D→E→F→G→B 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 B 时停止(不含点 A 和点 B),则△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9.(3 分)函数 y=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10.(3 分)已知一组数据 11、17、11、17、11、24 共六个数,那么数 11 在这组数据中的频率是 .
11.(3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CD,再添加一个条件 (写出一个即可),则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
12.(3 分)如图,A、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 A、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
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B 的点 C,找到 AC、BC 的中点 D、E,并且测出 DE
的长为 13m,则 A、B 间的距离为 m.
第 3 页(共 13 页)
13.(3 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 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14.(3 分)如图,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
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 an=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所剪次数 1 2 3 4 … n
正三角形个
数
4 7 10 13 … a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满分 58 分)
15.(5 分)如图,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1),B(﹣3,﹣3),C(﹣1,﹣3).
(1)画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 A1、B1、C1的坐标;
(2)若△A2B2C2是由△ABC 平移而得,且点 A2 的坐标为(﹣4,4),请写出 B2 和 C2 的坐标.
16.(5 分)如图,点 C 为 AD 的中点,过点 C 的线段 BE⊥AD,且 AB=DE.求证:AB∥ED.
第 4 页(共 13 页)
17.(5 分)已知:如图,点 E 是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上任意一点,过点 D 作 DF⊥DE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求
证:DE=DF.
18.(6 分)已知 y 是 x 的一次函数,且当 x=﹣4,y=9;当 x=6 时,y=﹣1.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当 x=﹣ 时,函数 y 的值;
(3)当 y=7 时,自变量 x 的值.
19.(6 分)阅读理解题: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 i
2
=﹣1,这个数 i 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 a+bi(a,b 为实数)的数叫做
复数,其中 a 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 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
似.
例如计算:(2﹣i)+(5+3i)=(2+5)+(﹣1+3)i=7+2i;
(1+i)×(2﹣i)=1×2﹣i+2×i﹣i
2
=2+(﹣1+2)i+1=3+i;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i
3
= ,i
4
= ;
(2)计算:(1+i)×(3﹣4i);
(3)计算:i+i
2
+i
3
+…+i
2018
.
第 5 页(共 13 页)
20.(6 分)如图,某项研究表明,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如表是测得的指距与身高
的一组数据:
指距 d(cm) 19 20 21
身高 h(cm) 151 160 169
(1)你能确定身高 h 与指距 d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2)若某人的身高为 196cm,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是多少?
21.(7 分)如图,在△ABC 中,点 D,E,F 分别是边 AB,AC,BC 的中点,且 BC=2AF.
(1)求证:四边形 ADFE 为矩形;
(2)若∠C=30°,AF=2,写出矩形 ADFE 的周长.
22.(8 分)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某校开展了读书活动.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
间的情况,整理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
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间频数分布表
平均每周阅读时间 x(时) 频数 频率
0≤x<2 10 0.025
2≤x<4 60 0.150
4≤x<6 a 0.200
6≤x<8 110 b
8≤x<10 100 0.250
第 6 页(共 13 页)
10≤x≤12 40 0.100
合计 400 1.000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频数分布表中,a= ,b=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该校有 1600 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 6 小时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23.(10 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AB 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B,与直线 OC:y=x 交于点
C.
(1)若直线 AB 解析式为 y=﹣2x+12,
①求点 C 的坐标;
②求△OAC 的面积.
(2)如图 2,作∠AOC 的平分线 ON,若 AB⊥ON,垂足为 E,△OAC 的面积为 6,且 OA=4,P、Q 分别为线
段 OA、OE 上的动点,连接 AQ 与 PQ,试探索 AQ+PQ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第 7 页(共 13 页)
2018-2019 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
1.【解答】解:A、2
2
+3
2
≠4
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B、4
2
+5
2
≠6
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C、6
2
+8
2
≠11
2
,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D、5
2
+12
2
=13
2
,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 A 选项的说法正确;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 B 选项的说法正确;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所以 C 选项的说法错误;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 D 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点(﹣1,2)在第二象限.
故选:B.
4.【解答】解:由函数的定义可知,
每一个给定的 x,都有唯一确定的 y 值与其对应的才是函数,
故选项 A、C、D 中的函数图象都是 y 关于 x 的函数,B 中的不是,
故选:B.
5.【解答】解:∵从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知道仰卧起坐次数在 25~30 之间的频数为 12,
而仰卧起坐总次数为:3+10+12+5=30,
∴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 25~30 之间的频率为 12÷30=0.4.
故选:D.
6.【解答】解:①两直角边对应相等,两直角相等,所以根据 SAS 可以判定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故①正确;
②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因为对应边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
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 HL 判定它们全等.故③正确;
第 8 页(共 13 页)
④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 AAS 判定它们全等.故④正确;
⑤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由“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推知另一锐角对应相
等,所以根据 AAS,或 ASA 都可判定它们全等.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 4 个.
故选:C.
7.【解答】解:∵矩形的两邻边之比为 3:4,
∴设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3x,4x,
∵对角线长为 20,
∴(3x)
2
+(4x)
2
=20
2
,
解得:x=4,
∴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12,16;
∴矩形的面积为:12×16=192.
故选:B.
8.【解答】解:当点 P 在 AD 上时,△ABP 的底 AB 不变,高增大,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 P 在 DE 上时,△ABP 的底 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 S 不变;
当点 P 在 EF 上时,△ABP 的底 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的减小而减小;
当点 P 在 FG 上时,△ABP 的底 AB 不变,高不变,所以△ABP 的面积 S 不变;
当点 P 在 GB 上时,△ABP 的底 AB 不变,高减小,所以△ABP 的面积 S 随着时间 t 的减小而减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
9.【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
解得 x≥2.
故答案为:x≥2.
10.【解答】解:11 的频数是 3,则频率是: =0.5.
故答案是:0.5.
11.【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再添加一个条件:AD=BC
故答案为:AD=BC(答案不唯一).
第 9 页(共 13 页)
12.【解答】解:∵D,E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AB=2DE=26m.
故答案为:26.
13.【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 140°,
∴它的外角是:180°﹣140°=40°,
360°÷40°=9.
故答案为:9.
14.【解答】解:由图可知没剪的时候,有一个三角形,以后每剪一次就多出三个,所以总的个数 3n+1.
故答案为:3n+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满分 58 分)
15.【解答】解:(1)如图,△A1B1C1 为所作,点 A1、B1、C1 的坐标分别为(2,﹣1),(3,﹣3),(1,﹣3);
(2)如图,△A2B2C2 为所作,由△ABC 平移而得,点 B2的坐标为(﹣5,2),C2 的坐标为(﹣3,2).
16.【解答】证明:∵点 C 为 AD 的中点,
∴AC=CD,
∵BE⊥AD,
∴∠ACB=∠DCE=90°,
在 Rt△ACB 和 Rt△DCE 中,
,
∴Rt△ACB≌Rt△DCE(HL),
∴∠A=∠D,
∴AB∥ED.
第 10 页(共 13 页)
17.【解答】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D=CD,∠A=∠DCF=90°.
又∵DF⊥DE,
∴∠1+∠3=∠2+∠3.
∴∠1=∠2.
在 Rt△DAE 和 Rt△DCF 中,
,
∴Rt△DAE≌Rt△DCF(ASA).
∴DE=DF.
18.【解答】解:(1)设 y=kx+b,代入(﹣4,9)和(6,﹣1)得
,解得 k=﹣1,b=5,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5,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取任意实数;
(2)当 x=﹣ 时,函数 y=﹣(﹣ )+5=5.5;
(3)当 y=7 时,7=﹣x+5,解得 x=﹣2.
19.【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i
3
=i
2
×i=﹣1×i=﹣i,i
4
=(i
2
)
2
=(﹣1)
2
=1,
故答案为:﹣i,1;
(2)(1+i)×(3﹣4i)=3﹣i﹣4i
2
=3﹣i﹣4×(﹣1)=7﹣i;
(3)由 i=i,i
2
=﹣1,i
3
=﹣i,i
4
=1,i
5
=i
4
?i=i,i
6
=i
4
×i
2
=1×(﹣1)=﹣1,i
7
=i
4
×i
3
=1×(﹣i)=﹣i,
i
8
=i
4
×i
4
=1×1=1…
且 i+i
2
+i
3
+i
4
=i+(﹣1)+(﹣i)+1=0,
同理:i
5
+i
6
+i
7
+i
8
=0,可以看出每隔 4 位相加都等于 0,且第五项第于第一项,第六项等于第二项…
∴i+i
2
+i
3
+…+i
2018
=504×0+i
2017
+i
2018
=i+i
2
=﹣i.
20.【解答】解:(1)设 h 与 d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h=kd+b.
把 d=20,h=160;d=21,h=169,分别代入得 ,
解得 .
第 11 页(共 13 页)
即身高 h 与指距 d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h=9d﹣20;
(2)当 h=196 时,196=9d﹣20,解得 d=24.
故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是 24cm.
21.【解答】(1)证明:连接 DE.
∵E,F 分别是边 AC,BC 的中点,
∴EF∥AB,EF= AB,
∵点 D 是边 AB 的中点,
∴AD= AB.
∴AD=EF.
∴四边形 ADFE 为平行四边形;
由点 D,E 分别是边 AB,AC 的中点,
∴DE= BC.
∵BC=2AF,
∴DE=AF,
∴四边形 ADFE 为矩形;
(2)解:∵四边形 ADFE 为矩形,
∴∠BAC=∠FEC=90°,
∵AF=2,
∴BC=4,CF=2,
∵∠C=30°,
∴AC=2 ,CE= ,EF=1,
∴AE= ,
∴矩形 ADFE 的周长=2 +2.
第 12 页(共 13 页)
22.【解答】解:(1)10÷0.025=400 人;
a=400×0.2=80 人,b= =0.275;
故答案为 80,0.275.
(2)如图:
(3)1600×(0.275+0.25+0.1)=1000 人.
23.【解答】解:(1)①联立方程组得 ,
解得 ,
∴点 C 的坐标为(4,4);
②在 y=﹣2x+12 中,当 x=0 时 y=12,
当 y=0 时,﹣2x+12=0,解得 x=6,
∴点 B(0,12),A(6,0),
则△OAC 的面积为 ×6×4=12;
(2)由题意,在 OC 上截取 OM=OP,连结 MQ,
第 13 页(共 13 页)
∵ON 平分∠AOC,
∴∠AOQ=∠COQ,
又 OQ=OQ.
∴△POQ≌△MOQ(SAS),
∴PQ=MQ,
∴AQ+PQ=AQ+MQ,
当 A、Q、M 在同一直銭上,且 AM⊥OC 吋,AQ+MQ 最小,
即 AQ+PQ 存在最小値;
当 A、Q、M 在同一直线上,且 AM⊥OC 时,AQ+MQ 最小,
即 AQ+PQ 存在最小值,
∴AB⊥ON,所以∠AEO=∠CEO,
..△AEO≌△CEO(ASA),
∴OC=OA=4,
∵△OAC 的面积为 6,
∴ OC?AM=6,
∴AM=3,
∴AQ+PQ 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