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朱德的扁担》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19: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朱德的扁担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朱德的扁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朱德、毛泽东的画像;扁担的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搜集朱德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激趣,引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出示朱德同志的照片,介绍朱德。指导学生读好“朱”“德”这两个生字。
2.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话介绍朱德,并且说说自己对朱德的印象。
3.板书题目,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扁”“担”。
4.出示图片,介绍扁担。
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朱”
“德”这两个字,了解“朱”是翘舌音。
2.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简洁的句子介绍朱德,并说说自己对朱德的印象。
3.朗读题目,读好词语“扁担”,“担”读轻声;学写“扁担”二字。
4.借助图片,了解“扁担”。
  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对照,帮助学生识记“朱德”“扁担”四个字,了解“扁担”的特点。“朱”和“扁”可以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识记,也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扩句来识记。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
1.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指导:“朱、志、师、仗、战、士、争”是翘舌音;“泽”是平舌音。“仗、疼、争、敬”是后鼻音;“扁、担、难、战”是前鼻音。“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nán,另一个读音是nàn,组词为“苦难”。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检查。
4.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自读情况。
5.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讲了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后来他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的故事。
2.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的生字,反复认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4.读词语。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会师
红军 敌人 难走 战士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爱 毛泽东 山高路陡 带领
5.自由朗读课文。
1.通过交流,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即可。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3.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交流生字的特点和书写注意点。
3.范写生字“军、士、担、伍”,讲解书写要领。教师先范写,学生再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并临写。
5.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如,“担”左窄右宽,“扌”细长,“旦”字“日”宽扁,末横稍长;“伍”左窄右宽,“五”第二笔竖稍斜,横折沿横中线上起笔,末笔横稍长;“士”上横是长横,下横是短横; “军”上面是“冖”。
4.描红并临写生字。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把写的有不足的字再写一遍。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的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结构异同,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
2.要注重书写评价。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对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拓展延伸:把“朱德的扁担”的故事读给家人听。
1.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采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请家长对自己的讲述做出评价。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词。
2.引导学生质疑:“扁担”有什么用途呢?朱德用扁担干什么呢?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朗读生字词。要读准确。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要注意学生读词是否准确。
2.引导学生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
二、走进文本,读中感悟(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要挑粮上山?朱德用扁担干什么?
2.借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感受敌人对红军实施围剿后,红军的处境十分艰难。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当时环境的险恶。理解“会师”。
4.指导学生画出朱德挑粮的句子,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里读懂的。
5.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挑粮是很重要的事情,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6.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朱德同志又重新找来一根扁担,还要写上名字呢?让学生揣摩朱德同志的想法。
7.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1.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小组合作交流成果:山上的红军缺少粮食,朱德和战士们用扁担从山下往山上挑粮食。
2.明白红军挑粮上山是为了巩固井冈山根据地,和敌人对抗。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当时环境的险恶。“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4.从“一块儿”“山高路陡”
“五六十里”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挑粮的艰辛,以及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5.(1)朱德同志很忙。白天挑粮,晚上还要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2)朱德同志很累。白天挑粮累身,夜晚研究打仗累心,这样会累坏的,他要是累坏了怎么带领大家战斗呢?
6.思考揣摩朱德同志的想法,读相关语句。
7.思考交流: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战士们因为朱德同志工作那么辛劳却不搞特殊化,而越来越敬爱他。)
1.学生对当时的背景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老师要把相关资料进行通俗化处理。
2.对于挑粮的艰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五六十里”的概念,结合图片指导想象“山高路陡”,战士们是怎么挑粮食上山的,体会挑粮的艰辛。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志、扁、师、战”,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交流书写的注意事项。
2.范写,指导要点。
3.巡视指导。
1.观察交流,明确:“志”上边是“士”,不是“土”;“扁”被包部分是“”,不是“”;“师”右边的第一笔横不能丢,也不能写成撇;“战”右边的斜钩上一撇不能丢。
2.书空,描红,临写。
3.相互评价。
  教师在指导生字书写要点时,配合范写,效果会更好。
四、倾情朗读,总结深化(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话要说。
  教师引导学生主要围绕朱德的美好品质来展开联想,练习说话。
五、课外拓展,巩固延伸(用时:2分钟)
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留白处进行语言补白,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出人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