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蛙写诗》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7《青蛙写诗》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21: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青蛙写诗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青蛙写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读好儿化音。
课前准备
1.课文相关事物贴图、相关PPT。(教师)
2.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以诗开头,激趣引入(用时:3分钟)
1.板书“诗”字,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的诗词。
3.PPT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4.导入:青蛙也在写诗呢!它写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青蛙写”,把课题补充完整。)
1.认读“诗”字,并组成词语。
2.背诵积累过的诗词。(《静夜思》《鹅》……)
3.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画上都有谁,猜想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4.齐读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识记“诗”字时,强调读准翘舌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也可以编顺口溜,还可以有自己创造性的好办法。
二、自由朗读,自主识字(用时:12分钟)
1.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2.提出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他人,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来。
3.检查识字、读文情况。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出示生词,再出示生字,最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重点强调“诗、串、成”是翘舌音,“以、诗”是整体认读音节。
(2)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把你的好方法推荐给同伴。
(3)小组选代表汇报。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读音。
(5)指名通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每小节的主要内容,并完成图文对照连线。
1.听老师朗读课文,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先自己认真读几遍,再在小组内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2)圈出读不准或读不懂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
3.(1)认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再独立认读。读准翘舌音“诗、串、成”和整体认读音节“以、诗”,以及后鼻音“成”、轻声“们”。
(2)分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3)汇报:
“写”的“冖”是新偏旁,叫“秃宝盖”,可与“宀”对比识记。
“串”可以运用想象法或象形字构字规律识记。
“诗、要、过、当”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点”可用字理识记,新偏旁“灬”叫“四点底”,和火有关系。如蒸、煮等。
“写、以、成”可以运用数笔画的方法识记。
(4)分小节读文,读后评价。
(5)认真听读全文,思考五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并把每一小节的内容与它相符合的插图连线。
第1小节:下雨了,青蛙要写诗。
第2小节:小蝌蚪帮忙当逗号。
第3小节:水泡泡帮忙当句号。
第4小节:一串水珠帮忙当省略号。
第5小节:青蛙写的诗的内容。
1.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
2.要给学生充分的读文时间,同桌可以互相纠正错误读音,把初读课文落到实处,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3.指导学生把每小节的内容与它相符合的插图连线,从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第1小节。
(1)提出要求:自由读第1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画面,听下雨的声音,理解“淅沥沥,沙啦啦”的意思,还可以给它们换个词。
2.引导学生学习第2~4小节。
(1)提出要求:自由读第2~4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梳理重点问题。
①都有谁帮助了青蛙?
②它们分别帮了什么忙?
③它们为什么可以帮忙,可不可以换一换呢?
3.引导学生学习第5小节。
(1)提出要求:自由读,想想青蛙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
(2)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换不同意见,并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第5小节。
1.(1)自由朗读第1小节,结合插图,说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2)想象画面。
①听声音,理解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想象下雨时的样子。给“淅沥沥,沙啦啦”换词。(哗啦啦、唰唰唰、沙沙沙……)
②朗读“我要写诗啦!”想象青蛙在雨天又蹦又跳的兴奋的情景。
2.(1)朗读第2~4小节,说说自己从中了解的内容。
(2)小组合作疏理问题,质疑解疑。
①帮助青蛙的有: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②抓住重点词“小蝌蚪——小逗号”“水泡泡——小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来体会朋友们给青蛙的帮助。
③用“……像……”来回答,这几位朋友不可以换着帮忙。
3.(1)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分小组讨论交流,每个组员都争取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
(3)小组里选出读得好的同学,汇报朗读。
1.学习第1小节,教师可以播放下雨时“淅沥沥”“沙啦啦”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淅沥沥”“沙啦啦”的意思。
2.学习第2~4小节,教师课件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三句话,让学生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把“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特点与“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样子联系起来,借此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四、指导书写,加深记忆(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内范写笔顺。
3.指导学生书写,强调“雨”字的4个点都向右倾斜。
4.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1.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观察教师范写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雨”第四画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为中间的四点留出足够的空间;四点要分布均匀。
3.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
4.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
  “雨”字的笔画多,间架结构不好把握,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书写。
五、巩固识字,总结收获(用时:3分钟)
1.出示字卡,组织学生做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
2.引导学生谈收获。
3.总结全课。
1.做游戏巩固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赛读、抢读。
2.自由谈谈本节课在读文、识字、情感等方面的收获。
  在游戏环节,教师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把班内同学分成五组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五个小节的内容。
1.每人开火车认读一个生词,其他同学跟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小节,认真听读其他四个小节,回顾课文内容。
  分组读文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体会青蛙兴奋的心情。
二、总结规律,诵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互相评价。
(3)赛读。
(4)美读。播放配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找出规律,指导背诵:第2~4小节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第5小节呢?
1.(1)练读。读出青蛙的兴奋,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急切地想帮助青蛙的心情。
(2)认真听读,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示范朗读。
(3)赛读。读第1小节,争当“最兴奋的青蛙”;读第2~4小节,争当“最爱帮助人的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读第5小节,争当“最自豪的青蛙”。
(4)美读。伴着配乐美读,也可以表演读。
2.找出规律,背诵课文。
(1)读文交流,发现规律。(第2~4小节都是写“谁”说要帮什么忙的,第5小节中青蛙写的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字“呱”。)
(2)反复朗读,练习背诵。
(3)齐声背诵课文。
  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让学生根据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它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帮上忙。借此引导学生体会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用途。
三、指导写字,组内展评(用时:1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其他3个“我会写”的字:下、个、们。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生字分类。
3.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字的间架结构和它在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下、个”的写法,并书写。
5.组织开展“展评活动”。
1.正确认读这三个生字。
2.将这三个生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
3.学写“们”字。
(1)观察并发现“们”字的结构特点是左窄右宽。在书写时要注意:点的起笔略低于撇,第四笔竖收笔略高于第二笔竖。
(2)练习书写。
4.在小组内交流“下、个”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独立练习书写。
5.在小组内互相评价,评选出最佳书法作品,然后根据评价写生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这三个生字都有竖这个笔画,教师要提醒学生写直。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了这首儿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激励收课:青蛙都会写诗了,我们也来试一试。课下小组合作写一写吧!
1.可以从识字、朗读、背诵、思想上谈自己的收获。
2.尝试小组合作写写小诗。比一比,晒一晒。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场地让学生晒一晒自己写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