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13课《踏雪寻梅》 教案 花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13课《踏雪寻梅》 教案 花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21 21: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⒈ 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⒉ 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⒊ 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相关背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目标归纳起来为: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重点难点
⒈弱起拍处的演唱。
⒉调音记号的演唱。
⒊大调音程的演唱。
⒋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
学习导入
1、组织教学
2、基本发声练习
3、重点乐句练习
2/4 3 5 5 ︱ 2 5 5 ︱ 3 5 5 ︱ 1 1 1 0 ︱
响 叮 当,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4、教师:铃声清脆、悦耳,应该唱得跳跃、有弹性。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这是什么记号?
学生:跳音记号。
▼ ▼ |▼ ▼ ▼ |▼ ▼ ▼ |▼ ▼ ▼ |
2/4 3 5 5 ︱ 2 5 5 ︱ 3 5 5  ︱ 1 1 1 ︱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教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学生跟琴演唱)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歌词欣赏
1、与学生一起赏析歌词。解释“雪霁”、“坝桥”。
2、引导同学们找到答案!铃声是从驴脖子上传出来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3、出示梅花的图片,视听结合,营造意境,“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多么美好、令人向往的生活呀!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刘雪庵(介绍词作者刘雪庵)。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曲作者黄自(介绍曲作者黄自)。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演唱这首由刘雪庵作词、黄自谱曲的《踏雪寻梅》。(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歌曲学习
1、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让我们跟着琴声用“lu”音完整地哼唱歌曲。
2、教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琴声,尝试唱一遍曲谱,(学生用稍慢的速度,轻声演唱曲谱。)
3、完整聆听音乐一次。
4、教师: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我把这种演唱方式叫做接龙填空。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当老师唱完一个乐句,请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继续演唱下一个乐句,依次交替。(接龙演唱,及时纠正,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声音与情绪。)
5、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表现歌曲
1、其实在歌曲的演唱中,还有很多记号在提示演唱者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让我们看一下。(看歌谱中的力度记号,复习回顾。)
找歌曲的力度记号 渐强 渐弱
歌曲的开始部分表现了一种清新、明朗的情景,演唱时不用太强,所以用中弱的力度演唱。那么,整首歌曲是不是一直用这样的力度演唱呢?
2、在曲谱中,强力度用f表示(曲谱中记号)。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演唱来唱一唱这一句,注意休止的地方。
3、请同学们跟着伴奏音乐,试着看老师的指挥演唱歌曲。尽量不要看词。
拓展练习
1、接下来,我们来听另外一个版本的《踏雪寻梅》,仔细听一听和我们的演唱有什么区别?并说一说你的感受。(聆听童声合唱《踏雪寻梅》,感受合唱的表现力。)
2、加入竖笛练习,学习吹歌曲《踏雪寻梅》(看时间而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