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单元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单元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21 21: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
计划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故乡恋情》《哈罗!哈罗!》
听:《樱花谣》《脚铃舞曲》
奏:竖笛练习




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
2、 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哈罗哈罗》,并能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3、聆听《樱花瑶》、《脚铃舞曲》,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
4、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谣》,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式”,感受了解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5、学习简单日本舞蹈,了解日本舞蹈的基本特点:腰部稍稍下坠且动作优雅,柔中带刚,简节中又显魅力,同时,其特征是舞蹈者手持扇子、手绢、伞等小道具或以和服的袖兜来进行各种动作和感情的表现。

单元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樱花谣》;、
2.唱:《故乡恋情》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
2.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3.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
重难点
重点: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
难点: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








主 备
复 备
情境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活动导学
活动一:走进亚洲国家
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亚洲另外的两个国家泰国、印尼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2、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两个国家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3、媒体出示泰国“千佛之国”,印尼“千岛之国”风情图片,请学生连一连,辩一辩。
活动二:走进亚洲音乐
师:“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活动三:新歌教学 《故乡恋情》
1)请学生聆听《故乡恋情》,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乐谱第一部分。提问:这部分有几个乐句?并跟琴用“lu”哼唱。
3)用琴指导每句的弱起。
4)在读歌词与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绪五方面的特点。
5)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处,并用卡片作对比出示出来。
6)学生完整唱第一、二段,情绪不段升华,但意犹未尽,教师范唱第三乐段,总结乐曲的结构形式为:A—B-A形式,复习D.C 和 Fine记号。
7)用轻快与依恋地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纠正升5和升4的音高。
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
拓展歌曲
1)学生唱歌曲A段,教师在每句结束处唱回声
。2)师生互换,学生长回声,教师指挥提示。
3)请学生用身边的打击乐(圆舞板、沙球)为歌曲伴奏,听一听哪种节奏最合适。4)教师示范:回声用沙球、乐句用圆舞板。
5)和学生一起用打击乐表现,并加入身体语言(扭胯)
练习巩固
欣赏、表现《故乡恋情》
1) 多媒体欣赏《故乡恋情》,教师介绍何为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现在即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
2) 复听音乐,思考:你对作品中哪几样乐器的音色有印象?教师出示若干打击乐器,找出类似的音色。
3) 学生用找出的打击乐试奏主要旋律,体验印尼人民节日的快乐。
4) 教师范唱另一首印尼民歌《我的小花园》,体验歌曲的情绪:活泼、优美地。5) 用视唱法学唱歌曲主旋律。
6) 打击乐演奏主要节奏:ox xx xx x ,重点解决弱起。
7) 师生接口唱乐句,熟悉旋律。
8) 请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一人分奏一个音)
五、总结延展
音乐无国界。这节课,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亚洲国家泰国、印尼,领略了那里的迷人风光,并演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单元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唱《樱花谣》
教学目标
1?、歌唱表演: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谣》,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式”,感受了解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2、学习简单日本舞蹈,了解日本舞蹈的基本特点:腰部稍稍下坠且动作优雅,柔中带刚,简节中又显魅力,同时,其特征是舞蹈者手持扇子、手绢、伞等小道具或以和服的袖兜来进行各种动作和感情的表现。
3?、人文:了解一些有关日本的小常识,例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和服,日本是我们的邻国,1972年两国建交等。
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出现的3,4,7这几个唱名,以及增四度特征音程的进行(4—7)。
难点:?能用简单的带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樱花》。
教具
多媒体课件,手工作品樱花,樱花树2棵








主 备
复 备
一、情境导入
春天给我们带来明媚的阳光,带来和煦的春风,带来了鸟语与花香。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棵樱花树。这是两棵很普通的樱花树,因为还没有到它开花的时候,所以它很平淡无奇,但今天老师想借同学们的智慧和你们的美好心愿,让它提前开花,让它在我们的教室烂漫一回,让它的花开在大家和老师的心里。咱们能一起努力吗?
二、活动导学
活动一:三言两语话日本
1、??提起樱花树你会想到什么?2、??你对日本有什么印象?3、??老师听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补充说明并配以图片欣赏。对于介绍得好的同学,奖励手工的纸樱花,感谢他为樱花树盛开了第一朵樱花。4、?师小结: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带来了兴奋喜悦的春天的消息。师生共同欣赏樱花美景图,背景音乐古筝曲《樱花》。
活动二:樱花树下唱《樱花》
1、樱花是日本人的骄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他们对樱花情有独衷,师范唱 (中文、日文)2、请同学谈对樱花歌曲的感受。
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
1、唱歌谱,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唱名?
2、讲解何谓“都节调式”,旋律的进行和落音富有日本特色
3、播放音乐片段: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日本歌曲《荒城之月》、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和听辨能力
4、练习4—7,7—4的音准
5、填词演唱 ,对于唱得好的同学,为他盛开“樱花”,歌曲注上日语发音的拼音,让学生尝试感受真正用日语演唱歌曲。
四、练习巩固
1.齐唱歌曲
2.指名独唱
五、总结延展





单元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脚铃舞曲》
2.唱《哈罗!哈罗!》
教学目标
1.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 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3. 了解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的音乐特点,感受两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对比欣赏两国的音乐风格。
重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哈罗!哈罗!》
难点:前八分休止
教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主 备
复 备
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去领略了日本、朝鲜、泰国和印尼的风情画卷,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我们的旅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我们另外两个邻邦国家——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
活动导学
活动一:走进马来西亚
师:首先,让我们先到马来西亚看看。(多媒体播放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师简介。再介绍马来西亚的音乐。
活动二:欣赏歌曲《哈罗,哈罗》
听了歌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马来西亚的人民特别好客,看到我们的到来,很高兴的对我们说:“哈罗!哈罗!我的朋友”。播放歌曲录音,师在色块处加进“哈罗!哈罗!我的朋友。”
活动三:学唱歌曲
1. 学生跟琴用LU哼唱歌曲。
2.注意休止符。演唱时在休止符处可用拍手等动作帮助演唱。
 3. 学生唱词。教师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 提问歌曲中出现的一些音乐记号。
  如:反复跳跃记号、换气加号、连音等。
  还要注意最后一个音唱够5拍。
 5. 学生完整演唱。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
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
1.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演唱歌曲、一组人加入邀请声。
2. 拍一拍节奏。
  2/4 0 X X X | X 0 0 ||
  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乐器休止两拍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学生练习。
四、练习巩固
完整表现歌曲
五、总结延展
走进孟加拉国
1.欣赏孟加拉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2.听孟加拉国《脚铃舞曲》,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3.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猜测演奏乐器的名称,教师点评并小结。
4.欣赏印度与孟加拉国歌舞电影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两国音乐舞蹈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载歌载舞。
5.女生在自己的脚踝上系上小铃,随音乐舞蹈。男生拿出自制的手鼓为女生伴奏。





单元
第五单元?睦邻佳音
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奏:竖笛练习
唱:复习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
2. 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3. 熟练吹奏印度尼西亚民歌《梭罗河》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竖笛学习的常规。
难点: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具
钢琴、多媒体、竖笛等








主 备
复 备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活动导学
活动一:欣赏歌曲
活动二:复习歌曲
活动三:熟悉《梭罗河》歌谱
1. 范唱
2.学唱
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
1.竖笛练习要点讲解
1)有的学生吹竖笛遇到长音时尾音托不住:有的吹奏时声音小,老感觉有“咕咕”的声音,有的吹出的声音不纯正,发出“嘶嘶”的声音。
解决办法:?
在正前方挂上一张薄薄的纸条,对着纸条进行气息控制的训练,呼气时把气吹到纸条的下角,使纸条因吹气而飘动。吹出类似长音“嘘——”的气息,力求细长、均匀。吹出的气流粗细、强弱要一致。避免忽强忽弱、断断续续。如果纸条飘动忽前忽后不规则的颤动,说明气流不均匀,不稳定。如果纸条向前飘动稳定在一个位置上有规律地颤动,说明气息运用较好。经过这种练习后,再到竖笛上练习,用稳定、圆润的竖笛声音作为标准来调整、修正气息的变化,找到最佳的发音点
2)部分学生在单吐时发音不清晰,双吐不连贯
解决办法:?
竖笛演奏的舌法技巧主要是吐奏。所以,竖笛吹奏不如说竖笛吐奏更准确。除了音乐表现的特殊需要,正常情况下,竖笛的“吹”都是跟在“吐”之后,紧密结合的。所以吐奏极其重要。让学生练习吐音时,舌头处于自然、松弛的状态,轻轻发出“Tu”音,要像吹长音一样,气不能断掉,吐音的力度要前后相等,舌头的动作要干净利落。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舌头对于气流来说,不仅起着开关的作用,同时,舌头动作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舌头位置以及推送气流的力度,决定着吐音的长短、快慢和强弱等不同的发音效果。
2.教师示范吹奏
3.学生慢速练习
四、练习巩固
1.歌曲
2.竖笛
五、总结延展
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小问题也不少,如个别学生吹奏时鼓腮,有的指头堵不住笛孔,有的手指抬得太高,伸的太直有的演奏姿势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一解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