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始于1915年,学习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15课(始于1915年,学习思想文化)15-1 新文化运动时代背景 民族
资本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建立民国追求民主共和、
自由、平等袁:企图复辟帝制袁:“尊孔复古”矛盾1913.06,发布“尊崇孔圣令”
1914.02,颁布“恢复祭天祀孔典礼令”,思想界一批复古守旧人士随之叫嚣“读经是杜绝社会犯上作乱的灵丹妙药”,“中小学必须读经”
1914.9.28,率百官到孔庙祭孔
1914.12.23,到天坛祭天,穿古
衣冠,行大拜礼袁世凯“尊孔复古”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思想启蒙!!!背景一政治:袁世凯妄图_________,帝国主义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不断发展,_____________
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传播,而袁世凯
掀起_____________的逆流复辟帝制加紧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西方启蒙思想“尊孔复古”(★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选自《敬告青年》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概况二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2.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2.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3.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刘半农鲁迅1.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内容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敬告青年》 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数千年
相传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必须
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有政治觉悟,而
不能寄希望于“善良政府、贤人政治”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民主(democracy)“德先生”: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理念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科学(science)“赛先生”:指与迷信、蒙昧无知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 ——陈独秀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自由VS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儒家伦理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为什么把矛头指向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旧道德呢?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形式:
文言文→白话文
新式标点符号 内容:
新鲜、通俗、平易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抨击最为激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节选自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刘半农: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诗体解放”、白话诗→文化平民化《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B.十月革命的影响C.文学革命的开展D.五四运动的影响当堂练习C评价四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孔子153票,孟子61票,孙中山17票 1923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部分结果: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内 民国婚俗1919毛泽东主编的
《湘江评论》1919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悟社,并出版《觉悟》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的经验,指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
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爱国力量开展反对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改造社会挽救祖国的革命斗争活动 1. 是_______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2. 冲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3. 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___,尤其是青年人,
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发生4. 为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评价四积极辛亥革命封建思想思想解放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废以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中国今后文字问题》 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 《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激倾向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评价四局限:(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1917年11月7日
冬宫被包围 外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原因一 1913-1920年华人投资近代工业情况表内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新青年》内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 五四运动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 1918年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概况二 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由今以后,到处可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1920年初至4月末翻译完毕,当年8月便在上海首次出版印刷1000本,很快售尽,当即再版,仍然售空。到1926年5月止,已经达到了重印17版之多。然而,由于后来国民党将《宣言》定为“禁书”,不准再版,见之即查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1.为中国人指明了新的革命方向,一批先进中国
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影响三(工人补习学校、面向工人的刊物)2.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
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当堂练习D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①主张社会革命 ②建立劳工社会
③主张国共合作 ④发动国民革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当堂练习A1919年1915年五四运动《青年杂志》白
话
文1917“新”: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核心: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文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 开明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洋务派:19C60~90年代资产
阶级维新派:1898戊戌变法革命派:1911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器物制度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救亡图存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
实现了思想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转变愚昧封闭学习西方技术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
实现了学习西方技术从________到_______的转变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理论实践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
实现了学习西方从________到_______的______转变器物制度理论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
实现了学习西方制度从______到_______的转变理论实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