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利用口诀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写好穿插。
2.通过情境创设、教师范读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借助提示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
3.借助板书理解道理,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重点: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
难点: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读好课题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中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猜学字词
1.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
2. 语境识字第一组: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
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就这样,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1)出示句子,反馈识字情况。
(2)出示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做动作等巩固识字。
3.语境识字第二组:
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1)先读句子,再出词语,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
(2)读好描写声音的两个词语“哗啦哗啦”“嗨哟”,为后面学习描写声音的词语做好铺垫
4.指导书写“秧”,同样方法一字带一字学习“路”:引导读帖,总结口诀。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秧:左收右侧齐 右放笔画长 横要插点下
路:左收右侧齐 右放笔画长 撇尖插提下
(三)随文识字,学讲故事
1.读好愿望,随文识“助”
风娃娃有一个愿望,请你来读。出示:
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1)认识“助”
(2)字源理解“助”
(3)指导停顿,读好句子。
2.问题引领,整体感知
带着愿望,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用圆圈圈出来。
3.“田野”精读,学习复述
(1)我们先去田野看看,风娃娃在田野做了什么。
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吹动风车”。
②出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识记“使劲”两个字,通过抓关键词、做动作等方法指导朗读。
(2)对比朗读,感受风车转得快。
①风娃娃为什么使劲吹风车?
出示: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抓关键词指导读出风车转的慢。
②风娃娃使劲一吹,风车怎样了?
出示: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
通过抓关键词、教师范读等方式指导读出风车转得快。
(3)总结方法:我们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的顺序,把故事读懂了。
4.“河边”“广场”帮扶,练习复述故事
默读第3、4、5、6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在河边和广场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选择一个故事练习讲一讲。
(1)学生根据提示讲风娃娃在河边的故事。总结出“吹动大船”。
(2)学生根据提示讲风娃娃在广场的故事。总结出“吹跑风筝”等。
出示:人们都生气了,纷纷责怪他。
识记“责”,创设情境理解“责怪”,为理解道理做铺垫。
6.回顾故事,理解道理。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情,人们却责怪他,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借助板书,教师引导,理解这句话。学生带着理解读。
(四)赠送小诗,巩固识字
同学们帮助风娃娃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很感谢大家,送了一首小诗给大家,字娃娃也藏在里面哦!一起读。
(五)积累拓展,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绕着全世界转圈圈的风娃娃要去别的地方了,但是走之前还想听同学们讲故事呢。明天,故事会要开始喽!请你根据提示讲讲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种风,想象一下它会到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做什么,结果怎样。回家好好准备,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下课。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