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部编版 五年级上
6、将相和
新知导入
《将相和》是什么意思?
“将”,武将,本课指大将军廉颇。“相”,本课指上卿蔺相如。“和”,和睦、和谐。
理解题目
了解作者
生平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文学成就: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主要作品:《史记》
新知讲解
自读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将相和 和氏璧 召集 大臣 称赞 强逼
允诺 划归 渑池 廉颇 抵御 推辞
侮辱 击缶 上卿 战袍 请罪 经典
会认字
jiànɡ
bì
chén
huà
lián
yù
nuò
fǒu
qīnɡ
zuì
páo
cí
rǔ
dǐ
diǎn
召
臣
议
献
宫
抄
怯
罪
诺
新知讲解
典
拒
荆
多音字
qiǎng(强迫)
qiáng(强大)
jiàng(倔强)
将
强
jiāng(将军)
jiàng(将士)
qiāng(将进酒)
划
huà(计划)
huá(划船)
词语解释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
绝:闭。指回避事实,拒不开口。
理直:理由正确而又充分。壮: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旺盛,或因理由充足而态度端正。
完:完整无缺。壁:古代一种玉器。比喻把原物完好无缺地归还原主。
克:攻下。进攻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百战百胜。
再读课文:
1、课文一共讲了几个故事?
2、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我会说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的内容。
完璧归赵:
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渑池会面: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秦国大臣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有占到便宜。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板书设计
6、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复述每个故事的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教学设计
课题 6、《将相和》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快速阅读课文,交流阅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交流阅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难点 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中的人物你们认识吗?对,他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他们故事的文章。板书课题《将相和》 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初读感知理解题目《将相和》是什么意思?“将”,武将,本课指大将军廉颇。“相”,本课指上卿蔺相如。“和”,和睦、和谐。了解作者生平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文学成就: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主要作品:《史记》 新知讲解自读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查生字词自由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齐读我会写召、臣、议、宫、献、诺、典、抄、罪、怯、拒、荆(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音字将 强 划词语理解无价之宝: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 绝口不提: 绝:闭。指回避事实,拒不开口。理直气壮: 理直:理由正确而又充分。壮: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旺盛,或因理由充足而态度端正。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壁:古代一种玉器。比喻把原物完好无缺地归还原主。 攻无不克:克:攻下。进攻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百战百胜。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一共讲了几个故事? 2、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图片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的内容。完璧归赵: 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渑池会面: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秦国大臣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有占到便宜。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读一读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基础。用图片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还可以使思维活跃,促进感悟,达到积累内化的目的。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板书 6、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