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风景诗细致地描写了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本文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二是想象画面,背诵古诗。两首诗均配有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插图,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重点读好诗句的停顿,读出韵味,熟练背诵。读中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2.认识“楼、依、尽”等12个生字。借助图片识记“楼、层”等字;利用字源识记“尽、川”。
3.会写“黄、照”等10个生字。重点指导 “层、尽”两个含有“尸字头”的字。 “黄”重点指导中间部分是“由”,不要写成“田”。
4.理解“欲、生、银河、九天”等词。利用选择义项理解“欲”;对比理解“生”的妙用;通过拓展资料理解“银河、九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诗题,导入新课
1.借助图片认识“楼、层”。(课件出示“楼房”图片)
要点:“楼”左右结构,过去房子是用木头做的,所以用“木”字做偏旁。
2.借助图片了解鹳雀楼。(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
出示: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因不时有鹳雀鸟在上面休息而得名。
3.指导读好课题,注意停顿。
(二)初读古诗,尝试学习
1.了解作者王之涣。
学生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诗人王之涣,然后教师出示:王之涣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一生流传下来的作品虽然只有六首,但仅凭一首《登鹳雀楼》便让他名闻天下。
2.学生多种形式自读古诗。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注意停顿和“尽、欲、穷、层”的发音。
3.教师范读。注意读出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
课件出示: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学生展示读,师生评价。
(三)引读古诗,分句学习
1.学习第一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登楼所见到的壮观景象。
课件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⑴朗读本句,感悟诗意。
学生先标划出诗人看到的的景物。再借助课文插图,相机理解“白日”“依山”“尽”的意思(借用字源理解“尽”)。最后小组交流: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多种形式展示读。如拍手读、男女对读等。
⑶依据理解,尝试背诵。
2.学习第二句,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⑴朗读本句,感悟诗意。
自读,讨论交流:若诗人还想看得更远些,应该怎么做呢?通过选择义项理解“欲”。老师总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站得高,看得远。)
⑵多种形式展示读。如拍手读、男女对读等。
⑶依据理解,尝试背诵。
3.重点指导“尽、层、黄”三个字的写法。
①利用添加色块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
要点:“层、尽”两个字都含有“尸字头”。“尸字头”写时注意:横折稍斜横稍长,两横平行框略扁,主笔长撇要舒展。“黄”注意指导“?”的第二横是主笔,要写长,中间部分是“由”,不要写成“田”。
②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再写。
(四)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各种形式读。同桌对读,加动作读,配乐展示,尝试背诵。
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①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②黄河入海流??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
③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交流,说说学了这首诗之后的收获。教师总结。
2.布置作业。
⑴把古诗背给家长听。
⑵预习第二首古诗。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站得高 看得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检查背诵《登鹳雀楼》。
根据学生背诵情况进行反馈,重点关注诗句停顿及韵味。
2.看图识记“瀑布”两个字。出示四幅瀑布图片,利用词语的反复再现帮助识记。
教师过渡: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那里山峰重叠,雄伟壮丽。庐
山的瀑布更是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3.读课题,注意停顿。
(二)初读古诗,尝试学习
1.学生交流资料,回顾读过的李白的古诗。
2.学生多种形式自读古诗。
3.听录音读或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学生展示读,师生评价。注意读出七言诗“二二三”的节奏,纠正逐字顿读的情况。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炉、烟、川、遥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对比认识“炉、
烟”;利用字源认识“川”。
要点:“炉、烟”俩字都是“火字旁”,一个右边是“户”,一个右边是“因”,比较辨析。
2.指导书写“川”。
⑴利用添加辅助线的办法引导观察。
要点:“川”字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
⑵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再写。
(四)引读古诗,分句学习
1.学习第一句,感受瀑布的神奇美丽。
课件出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朗读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自读这两句诗,说一说如果根据古诗作画,应该画上哪些景物?为什么?
②理解重点字词。通过图片理解“香炉”;对比理解“生”与“升”,体会“生”的妙用;想象画面理解“挂”。感受瀑布的神奇美丽。(板书:神奇美丽)
③全班交流,了解诗意,并能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⑵多种形式展示读。如配乐展示读。
⑶依据理解,尝试背诵。
2.学习第二句,感受瀑布的壮观。
⑴朗读诗句,了解诗意。
①读后交流: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诗人怀疑它是什么?
②抓住重点字词体会瀑布的壮观。借助视频、图片理解“飞流、
直下”;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三千尺”,并知道“三千尺”是虚数,形容瀑布很长。
③资料拓展,理解“银河、九天”。借助图片了解“银河”,补充文字了解“九天”,进而感悟瀑布的壮观。
【资料补充】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这里形容天的极高处。
④根据理解,说说诗意并想象画面。
⑵多种形式展示读。如拍手读、男女对读等。
⑶依据理解,尝试背诵。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利用走迷宫游戏巩固识字。
2.课后词语积累。
层叠 层林叠翠
烟云 烟消云散
山川 名山大川
穷尽 山穷水尽
首先自由读,观察这些词的特点。然后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没有见过类似的词。在朗读中发现“穷尽、山穷水尽”构词方式的不同。
山水 山( )水( )
( )山( )水
呼唤 ( )呼( )唤
躲藏 ( )躲( )藏
3.拓展阅读。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思考与练习:利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山行》这首诗,用一两句话跟同学交流。注意:把话说完整,说通顺。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交流,说说学了这首诗之后的收获。教师总结。
2.布置作业。
⑴给家长背诵古诗。
⑵拓展阅读叶圣陶的《瀑布》。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神奇
美丽
壮观
作业超市
课堂作业
1.拼一拼,写一写。
jìn huánɡ cénɡ shān chuān
头 河 几 名 大
2.填一填。
3.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①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
②黄河入海流??①参加到某种组织中②进来或出去?③收入???
③欲穷千里目 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
课外作业
1.读一读。
自读古诗,把两首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认一认。
楼、依、尽、欲、穷、层、瀑、布、炉、烟、遥、川
3.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诗配画。
4.学一学。
预习第二首古诗。
5.拓展阅读。
叶圣陶的《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