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2分)
忧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 )( )岁月的“玩看”者。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作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 )者,让青春无怨无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疆独”分子内外勾结,制造事端,居心叵测,妄图分裂我国主权的行为,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大发吗
C.十七届四中全会关注了与群众利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的确是大快人心。
D.昨日,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CNN主持人卡蒂弗信口雌黄,极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强烈谴责。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不超过20字。)
本报太原10月29日电(记者鲍丹)10月28日凌晨2时20分许,山西省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当班236人,爆炸发生后140人成功升井,96人被困井下。山西省政府立即启动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预案紧急响应。截至目前,井下发现的遇难者和升井后抢救无效死亡的人员共计54人,24人受伤住院。经过医疗专家的全力救治,16名危重病人中已有11人脱离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6.名著阅读题。(2分)
请从你所读过的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说明理由。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感动的理由:
7.诗词默写( 8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此私自愧, ________________。 ,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意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描写边塞风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年长者常用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年轻人要有胸怀气度;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俗语教育青年人,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力量大。(2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放学路上,你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给4岁的女儿剥香蕉皮,并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上。你捡起香蕉皮走到她们身边,用温和的语气(2分)
对女孩的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小女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8分)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能离开大地母亲呢?离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呢?让我们捧起一把土仔细端详,让我们一起走进“脚踏一方土”的活动中来。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拟出此次主题班会合理的活动步骤。(不少于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目前,我国土地资源退化状况日益严重,通过这次活动,你调查到我国土地资源退化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几条科学用地的建议。(不少于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欣赏。(4分)
(一)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沙场,这种眷恋情绪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看出。
11.“沙场秋点兵”,请从“秋”的角度赏析这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2×5=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一箪食
③贤者能勿丧耳 ④蹴尔而与之
1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故不为苟得 楚王问其故
B.故患有所不辟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
C.万钟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14.翻译句子。
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论点可用一个成语____________ 来概括;由“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例子有可以得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
16.请你为本文补充论据(各一个)。
①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理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你在伞里吗(13分)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读品》2008.1) 1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女儿。(2分)
19.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读完此文后,请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名言或古诗,并举生活中一事例,说说你对“母爱”的理解,并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人 生 如 月(13分)
①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的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亮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了起来。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即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②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脸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如此立身处世接人待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
③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暗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论,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无天佑。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那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礼忘义为虎作伥。
④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选自《佳作鉴赏》)
23.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
24.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第②段或第③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2分)
__
__
26.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首诗。月,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情感。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日之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读其中一段文字,选用后面有关月亮的诗句填在语段的空处。选项为( )(2分)。
“ , ”。当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两岸人民团结抗战,共御外侮,谱写了民族解放、国土光复的历史篇章;今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依然是明月共赏,休戚与共。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7.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一百个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2分)
我说,人生如 , 。
28. 什么是“智者的活法”?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9.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文体自定,不少于700字。(50分)
(1)善待___________(亲人、生命、自己……),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材料作文: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这时候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
200
400
600
80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